2.中后期红利:抖音的广告潜能从今年下半年到 2020 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从商业化角度看,我认为最大的红利是抖音本身的广告潜能。因为今天的抖音跟当年的百度特别像,百度在早期的时候,投竞价也有,但更多的人在热闹地讨论SEO套路,我也曾是其中之一。当年的百度成就了绿瘦等一批公司,因此至今都很多人迷恋 SEO,因为 SEO 本质上也是内容营销的一种,而且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所谓零预算投放方案,零预算不是真的没有成本,只是感觉上你可能没有花cash。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机会成本也是成本啊,百度的终局是 SEM 竞价为王,今天的抖音也是一样的。过度去强调内容营销的低投入,免费爆量、爆单、爆粉,虽然跟平台的算法博弈永远是存在的,无论哪个阶段,但今天来看这个机会确实在弱化。不过在中期看来,一年以内,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 GPM 视角,会对目前抖音带货的群体产生巨大的帮助。GPM 视角就是千次播放 GMV,这个指标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抖音内部是一个指标,但是抖音外部很少有人会去提这个指标。但我相信所有在抖音上做量化带货的团长,其实可能不用这个指标,他们用 ROI 之类的,但他们一定有类似的指标去描述这个事情。
这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早年的种草,就是以我们为代表的单品极限流,单品极限流的种草方式很少出现在美妆领域,因为美妆跟服装「服装可能还好一点」,美妆比较明显,美妆这个类目,它天生是一个有流行性趋势的产品,靠单一 KOL 引爆全局这件事情,即使是李佳琦都不能完全做到。在今天抖音上面,单品极限爆炸,把供应链的内容化【解释:这是我的一个专属理论,哈哈,有兴趣可以翻我其他文章】做到极限,依然是有机会的。但是它的投入还是低的,只是速度没有原来那么快了。今天如果还要做这样一件事情,策略应该是跟最顶级的供应链公司合作才有赢的机会,比如我们在今年 4 月份的时候,跟南方黑芝麻糊一起联合做了一个抖音账号,本身不是以南方黑芝麻糊作为切入口的,是以五谷类目中的大米为切入点的,切大米是因为大米具有普足够的认知广度,实际要切的是五谷杂粮这个大的赛道。不到半年也快200万粉丝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投入决心大、资源配置高维打低维。第三个是对于品牌主来说,要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就是规模化投放。
今天我们内部对于 KOL 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内容创意本身,我们会把 KOL 理解成一个所谓的流量转化体,它主要负责两件事情,第一是制造消费场景,第二是降低消费者的购物罪恶感。归根溯源就两件事情:引发需求;同时在需求激发过程当中,让消费者觉得花钱没有罪恶感,因为人类所有产生欣快感的行为,往往都伴随着罪恶感。因为在座可能有一些用户还是初来乍到不太了解我们。我还是举当年是我们怎么做红酒的例子。不管是牛排还是红酒,这两个类目在生活中从来不是刚需,因为在中国人眼里,红酒跟牛排都是西餐文化,在中国本身是没有文化母体的。你需要这样的东西的唯一理由是因为你需要装 X,而装 X 是里面的核心场景,也是核心需求,你的心智就是这个东西。我很难想象那些说牛排比烤里脊肉还好吃的人是什么想法,我得承认那些垃圾食品更诱人。当然牛排有它独特的魅力,这不可否认,但是它的核心场景大概率上还是营造一种心理需求场景。同时,我们会提出“让中国人喝西班牙酒比西班牙人还要便宜一分钱”的价格平等、国际平等口号,告诉消费者“西班牙当地每分钟卖掉9.08瓶,大英百货卖1.87欧元一瓶”等等消解购物罪恶感的要素,帮助消费者说服他们的太太,买酒无罪!
接下来从货主的角度讲一下,为什么不说品牌主呢?因为货主通常更注意的是卖货,品牌主有的时候也可以接受不卖货,只是需要曝光。纯粹从卖货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就三个角度:第一个是电商视角。今天有很多品牌主还不太了解宠粉思维,宠粉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宠粉思维的本质是你要理解每一个 KOL 都有一个非常大的诉求:让自己的粉丝感恩自己。我之前在一个社群做过分享。里面有很多做电商的老板,大部分是在阿里时代崛起的,典型的流量思维,他们认为所有的流量主跟他们是采买关系,我花钱你给我流量就得了。今天不一样,那些流量主本身还有情感诉求,还有非常大的社会工程学诉求,你必须满足他的特定诉求,要给他独家优惠。比如说定向优惠券。第二个是资产视角。从资产视角来说,我接触大量的品牌目前都在策划开展、投资或者说以猎头的方式去打造自己的 MCN 机构。因为他们很清楚,未来红人这件事情,几乎已经不可逆了。不管抖音是否会凉,但视频时代已经君临天下,在视频中,没有什么比人更加生动可信,所以,红人流量资产在未来二三十年都会是社会主流。这是我的判断。就算抖音、快手不行了,新的流量红利还是跟红人有关。今天谁都知道未来电商,特别是上新,种草这件事情,红人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性的角色。很多品牌,最有代表性的当然就是美妆行业,完美日记也做了 MCN 公司。我甚至有一个斗胆的想象,未来每一个大品牌,依然会外部采买红人流量,会采买一些 KOL 端的资产,但是核心流量资产一定会自己想办法通过投资的方式去拥有、去锁定。说句难听的,今天再大的品牌主,在双十一网红选品会上,都像夜总会的风尘女子一样,只有被挑的份儿,因为流量资产跟你没关系,你只是被主播和天猫雁过拔毛的众多选择之一罢了。此外,更可怕的是,一个内容平台,几乎很难容忍出现一个垂直类目出现两个头部KOL。如果小仙炖在抖音上扶持起一个头部的女性滋补品KOL,那么在未来的起码5年内,燕之屋将会无比头疼。其他行业,大家可以自己脑补,我们在红酒行业的探索已经很说明问题。这个时代要做内容创业,如果想碰电商,谈供应链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倒买倒卖或者品牌批发的角度,要深入到产品构建的全过程,并结合头部供应链的这种研发能力,才能把这件事情做起来。第三个是机会视角。每个行业都可以用短视频+KOL 重做一次。【解释:这部分略】第三部分:流量主篇一、短视频流量生意中的返祖现象为什么说红人电商有点返祖,或者说有点复古?基于内容产生的所有电商行为,不管是社交内容,还是当时的纯内容,本质上在我们以前的商业经济行为里,都是有母体的。
比如说有些服务,税务法务,红人税酬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是需要非常专业的服务的,不然就会出现范冰冰这样的情况。第二个是软件,也一定会有大量相关的服务出现,然后是培训、资产管理,其实红人目前整个 KOL 生态最缺乏的是资产管理服务,而很多 MCN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是良莠不齐的,这是一个巨大的上行机会。(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