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吾国与吾民》,浅论林语堂眼里的中国文化特质
相关推荐
-
同读《菜根谭》(2)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 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个"德性"文化, 道德在定居文化的传统社会中,起 ...
-
生活达人林语堂:内心最充实,财富最自由,活得最有趣味
前言:素描胡适.林语堂.梁实秋 不怕大家笑话,我经常把胡适.林语堂和梁实秋搞混了,梳理了一下,其实,他们三个人区别还是蛮大的.如果勉强要给他们贴一个标签的话,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思想家胡适之生性浪漫 ...
-
林语堂的闲适哲学
中国其实是有一个闲适的文化传统的国家,但最近这种闲适哲学似乎有点被淡忘了.闲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还在很多人那里留存,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就是按照闲适的观念来安排的,只不过他自己未必明白这一点.过去我看过一本 ...
-
浅论林语堂眼里的中国文化特质
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一书包括"中国人民"."中国人之德性"."中国人的心灵"."人生之理想".&quo ...
-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穿越80年的经典之作
"我堪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 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恼纷扰,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 中国乃伟大过于她的微渺的国家,无需乎他们的粉饰. 她将调整她自己 ...
-
《吾国与吾民》【历史】:读千卷书之第128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吾国与吾民>[历史]:读千卷书之第128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第三十四本民族历史和性格方面的著作:<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以精妙之言将中国与中国人进行了剖析,不仅让 ...
-
《吾国与吾民》摘选
--林语堂 人生的标准在吾们是一种种族的思想,无言辞可表,无庸予以定义,亦无庸申述理由.这个人生的标准本能地引导吾们怀疑都市文化而倡导乡村文化,并将此种理想输入艺术,生活的艺术与文化的艺术. 使吾们嫌 ...
-
《吾国与吾民》
品读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领略第一流的幽默
-
儒家经典与孟子思想:一句“民为贵”抵过半部中国文化思想史
1911年底,辛亥革命爆发,革命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全国. 1912年2月12日, 清朝发布宣统皇帝逊位诏书, 宣告全国"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 定为立宪共和国体, 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 ...
-
赏读:种一抹浅喜在眼里,植一份深爱在心中
若,光阴可绣,我定是时光中最温暖的绣娘,用三千青丝作线,以山水一程为针,将这一程上点点滴滴的念密密缝制,绣成时光中最美的锦缎,而你,则是锦缎里最暖的流年! -- 题记 许久,未曾触及那些令人缱绻的文字 ...
-
华清街往事 “争回几尺中华地,留与吾民作市廛”
华景街前马路边,鱼蓝菜担免挑肩.争回几尺中华地,留与吾民作市廛.华景街前数尺路,德人强欲划与租界.余时掌督署交涉,力持不可,历陈(陈夔龙).杨(杨文鼎).瑞(瑞澂)三督始结.民初罗汉的<汉口竹枝 ...
-
“大城小民”——浅思城市的中心化和农村的去中心化
这是山阴张侯的第343篇原创文章 文/山阴张侯 01 通常我们认为,我国的大城市"太大了",到处都是现代化的商厦和写字楼,地铁.机场等基础设施的便利度在全球也堪称一流.甚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