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论:伤风脉证并治
相关推荐
-
自古中风续命雄外感内伤皆可用(一)
毛进军 天,我们就来谈谈<金匮要略>中的一个不太好理解但临床疗效非常好的方子,这就是<古今录验>续命汤,以及这个续命汤所涉及的系列 ...
-
血痹的病因和治法-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2)---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12.1 血痹的病因和治法 这个血痹病按照现在来说就是肢节神经麻痹,古人不知道什么叫肢节神经啊,可是他会治,所以这个也是妙不可言,底下讲的都是古人的看法. 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 ...
-
黄耆桂枝五物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2.2)---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12.2 黄耆桂枝五物汤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耆桂枝五物汤主之. 这个还是接着前节说的,前节只是说出脉,没说出证,什么叫血痹啊?他这儿说了.阴阳俱微者,就是 ...
-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①(一云络)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②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注释] ①脾约: ...
-
论虚劳-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神经麻痹造成的原因,这是一种原因,其它的问题发生不同的证候,不同的证候用不同的,主治的方子还是对的,我们可以加一些药味,或合其它的方子一起用,看具体的情况,所以血痹简单. 底下讲的虚劳,虚劳大家都知道 ...
-
桂枝龙骨牡蛎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3.2)---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13.2桂枝龙骨牡蛎汤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失精家"就是频繁失精的人,不是 ...
-
天雄散方-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
13.3天雄散方 底下这一节,天雄散方,它是有方没有证,"天雄三两"天雄就是附子,比附子力量大点,类是一样."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它是面儿子药了,把这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8. 伤寒论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原文]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①(一云络)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②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 ...
-
胃是生之本-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4.1)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2)
14.1 胃是生之本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泻,食不消化也. 这个说的是中虚了.脉沉小迟,沉为在里,小就是细,迟就是血虚有寒,细者血虚啊,这种的脉叫脱气,这个脱气指 ...
-
黄耆建中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4.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2)
14.3 黄耆建中汤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耆建中汤主之. 这个地方他说一个诸不足,不止里边有小建中汤证,他表也特别虚,他是诸不足.比方恶风特别厉害了,有黄耆证,你可以加黄耆,黄耆证就是我开始讲的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