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物质第五态,喜迎新突破?

文/陈根

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体是为人所熟悉的物质的四种状态,而在这四种状态之外,则还存在物质第五态,即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和印度数学家萨特延德拉·纳特·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就预言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BEC)的存在。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玻色子原子冷却到略高于绝对零度时形成的。这会导致它们下沉到能量最低的量子态,移动非常缓慢,并且靠近到可以重叠,从而产生一个高密度的原子云。这时的物质状态不再表现为单个原子和粒子,而是一个处于量子态的实体,表现出统一的状态。

当然,物理的实验要追赶上理论,往往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理论预测诞生70多年后,这种状态真正地在实验室中被制造出来,并且,至今为止,物理学家们仍在尝试制备物质的第五状态。

近日,来自芝加哥大学和山西大学的国际研究团队将6万个11纳开尔文的铯原子固定在他们制造的二维平坦势阱中,产生了铯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在磁场的作用下,这些原子形成了分子,首次形成较为稳定的铯分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为了实现极冷的实验环境,研究团队分三个阶段来冷却铯原子

第一阶段是激光冷却,铯原子被放到磁光阱中,铯原子受到来自三对方向垂直的特定频率的激光照射,当其运动方向与激光方向相对时,铯原子会吸收光子,同时获得原先光子的动量,但由于两者运动方向相反,铯原子的动量会降低,也就是让其降温。在这个过程中,铯原子能被冷却到几微开尔文量级。

第二阶段需要拉曼边带冷却,即将铯原子束缚到光晶格中,每个格点可以近似看作一个简谐子势阱。在简谐子势阱中,原子一般不处于振动能级基态。而由于外加磁场对原子造成的塞曼效应(Zeeman effect),原子能级分裂成多个能级。

调整磁场让分裂能级间隔和原子振动能级间隔相同,再通过拉曼双光子过程,改变原子的磁量子数和振动能级,让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这样就能让原子冷却到几百纳开尔文左右。

第三阶段需要用到蒸发冷却。将原子固定到势阱中,不断降低势阱的深度,让动能较高的原子自发逃出势阱。就像蒸发一样,逃走的原子带走了部分热量,剩下的原子经过弹性碰撞达到平衡后,相较于之前的状态,整体温度进一步降低。最终,通过三个冷却步骤,研究人员得到了6万个11纳开尔文的铯原子组成的凝聚体。

将6万个铯原子冷却到11纳开尔文,并固定到二维平坦势阱中后,铯原子就已经进入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控制磁场变化,让铯原子变为了铯分子首次形成较为稳定的铯分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这对于量子力学的研究无疑是种新突破,实际上,量子科学触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量子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原子和亚原子粒子的行为,是包括手机和计算机在内的许多现代技术中多种组件的构成基础,涉及了硅的电子波动特性。更多的突破也将为人类探索未知做出更多铺垫。

(0)

相关推荐

  • 可以将光凝固、还能探测引力波,神秘的物质第五态是怎么回事?

    文/姿势分子 我们都知道,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 在高温高压或者类似的情况下,物质会呈现出第四种状态--等离子态.比如我们常见的火.太阳,都是等离子态. 那么,你知道物质的第五种 ...

  • 《Nature》太空中首次创造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10月17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太空中用于精密干涉测量的波色-爱因斯坦凝聚>英文标题为:<Space-borne Bose–Einstein condensatio ...

  • 光的新状态:物理学家观察到光粒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结物的新阶段

    本文转自[cnBeta.COM]: 玻色-爱因斯坦凝结物是一种极端的物理状态,通常只在极低的温度下出现.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个系统中的粒子不再是可区分的 而且主要处于相同的量子力学状态,换句话说,它们 ...

  • 陈根:多选择的新冠疫苗,分别有何差异?

    文/陈根 从疫情暴发到现在,人类已与新冠病毒进行了漫长而艰难的15个月的斗争.尽管新冠疫苗的错配.病毒的变异以及疫情防控的松懈,导致海外新冠疫情正出现第四波上行,印度疫情持续失控,但随着世界范围内多款 ...

  • 陈根:基于血小板开发新配方,辟路癌症光热疗法

    文/陈根 作为一种微创.精确可控和治疗效果良好的治疗模态,光热治疗(PTT)--一种利用光热材料将光能转化为局部过热,从而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在前临床和临床实践中获得了可喜的成就. 尽管PTT ...

  • 陈根:3D-2PE-STED系统,新3D“超分辨率”成像

    文/陈根 电子显微技术在诊疗和治疗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就称,他们开发了一种3D-2PE-STED系统,可可在活老鼠的大脑内拍摄"超分辨率"的3D图像. ...

  • 陈根:开发癌症疫苗,突破治癌困局

    文/陈根 弥漫性胶质瘤通常是无法治愈的脑瘤,在大脑中扩散,难以通过手术完全清除.化疗和放疗往往效果有限. 在许多情况下,弥漫性神经胶质瘤具有共同的特征:在超过70%的患者中,肿瘤细胞具有相同的基因突变 ...

  • 陈根:提高抗生素效果新方法——靶向细菌硫化氢

    文/陈根 细菌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空气和水,以及人们的皮肤和身体内.除了大量的有益或无害细菌外,有害细菌的感染也将对人体造成伤害.为了对抗细菌感染带来的伤害,抗生素应运而生. 作为现代 ...

  • 陈根:苹果颁布隐私新规,引战隐私战

    文/陈根 苹果的隐私新规引起了脸书和谷歌相继的担忧. 2020 年夏天,苹果推出了 iOS 14 系统,其中一项更新是针对 IDFA 的隐私新规,但官宣后引发了 Facebook 等公司的强烈抗议,于 ...

  • 陈根:冷冻电镜,新冠病毒3D影像问世的背后

    文/陈根 2020年2月19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团队在Science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宣布成功解析新冠病毒S蛋白结构,并重建首个新冠病毒附着并感染人类细胞部分的3D原子尺寸结构图. 基于新冠 ...

  • 陈根:马斯克人形机器人,突破在哪里?

    文|陈根 当我们说起马斯克这个人,总是会陷入一种复杂的情绪.一方面,其创立的SpaceX正在不断完成发射实验,一步步走向深空:致力于"脑机互动"的Neuralink也成功让猴子脑控 ...

  • 陈根:“犀牛工厂”——数字化新制造模式

    文|陈根 2020年9月16日,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个新制造平台:犀牛智造正式亮相.这是一个已经保密运行3年的数字化智能制造平台,面向中小企业,率先在服装行业开始探索,并已与200多家淘宝中小商家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