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坞 | 霜降与草木

(0)

相关推荐

  • 有院子可养“4种”皮实耐热的花,自播能力强,开成一片浪漫花海

    在院子里,养几种皮实的草花,自播能力强,繁花似锦 如果有一个院子,对于喜欢养花的朋友来说,真的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情啊,不仅可以养很多漂亮的花草植物来点缀自己的庭院,也可以坐在院子里看书喝茶听音乐,看星 ...

  • 散文||太阳花开

    太阳花开 袁福成||江苏 时光的脚步刚刚迈进五月,家养的一盆太阳花已应时盛开. 大概是由于我骨子里的农民情结所致,进城工作之后,已再无农田刨食之苦,但对稼穑之乐仍情有独钟.斗室之内,虽无法栽种稻麦豆菽 ...

  • 【酢浆草】见过的你,一定幸运

    图文 似水若烟 酢浆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有疏而柔的茸毛. 叶子是由三枚倒心形围成一片 偶有变异的,便成了幸运四叶草. 一开始喜欢酢浆草,便是因为它的叶子 每一片叶子,都是一颗完美的碧绿的心 三颗心围 ...

  • 看烂漫春花,品自然美好

    紫云英 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我分别在奉化和宁海两地考察大型水库的干渴状况.由于是远距离地奔袭,一天开车300多公里,无形中给我大尺度地在宁波大地上寻找各种开花植物的机会. 李花 虽然我是有目的地去进 ...

  • 蓝花野茼蒿

    不起眼的角落里,即使在有些寒意的冬季也还是有不少偷偷开放着的花朵,只要愿意出去走走总能碰到这些看似粗糙实则细腻的冬日里也没有睡去的美丽小朵儿. 这些颜色各异.偶尔讨人喜欢的小花朵,在我们眼里只是简单的 ...

  • [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生命如花》

    生命如花   园子里的桂花次第谢了,工作台上那两枝丹桂花枯叶黄,我恋恋地丢进了垃圾箱,同事们见我如此模样,说两个糟老头送的,又不是帅哥送的,如此不舍为哪般,我说老太太送的呀,我现在连让糟老头送花的魅力 ...

  • 汪氏槽舌兰

    对于美丽的花朵来说,有一种悲哀叫--遇到大盗贼. 本来自信满满的一个花季,硬是被拍成废品回收站里挑出来扔掉的那份被嫌弃的垃圾. 这是何等的悲哀呀!可大盗贼却还恬不知耻的说已经尽了力.真想站到镜子前对着 ...

  • 木坞 | 珍惜眼前与守住所有

    四时更替,由青而白,田野变换着色泽,清风变成冷雨.无论你心情如何,终究如约而至,无关你我.无关世俗.无关时空. 所以,珍惜眼前,守住所有,你的有就是你要的.无论大喜.无论大悲,无论富贵.无论贫贱.凡此 ...

  • 木坞 | 一棵拐枣树

    办公室新近人员,需整合调整办公室,我从大楼的西面换到了东面.新办公室窗台下方有一块空地,空地上有食堂工人种些时令蔬菜.菜园边有两棵树,一棵是杜仲,一棵是拐枣.两棵树都很高,树尖平四层楼的办公楼楼顶.是 ...

  • 木坞 | 山村祖坟

    山村祖坟 多年来,行走山村,进行地方史志材料收集,让我感动也让我无解的就是山村总有几棵大树,总有几坡祖坟偎依着村庄.逝去的人,没有离开土地,在村头或村尾静静地守护着休养生息的村庄,庇护还在继续生活下去 ...

  • 木坞 |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双休在家,陪孩子写作业,孩子要写一篇<弟子规>读后感,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引导,就叫他从书架上找几个古代幼学的故事集来参考参考. 看着看着,孩子指着四书让的一段说明文 ...

  • 木坞 | 不知不觉

    不知不觉 下午,妻打来电话说:明天星期六了,又是重阳节,是否可以不值班,回家过节? 听后方知,不经意间,已是周五,时间不断前移,这是日子不知不觉.春风化雨,层林尽染,这是自然界的不知不觉.山河无恙,人 ...

  • 木坞 | 孩子的造意

    孩子的造意 不知道当下我的决定是否对错,每天在单位里忙着自己的工作.对于孩子的教育,则任其发展.孩子已经就读四年级,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却没能陪伴他,更没能好好教育他.为了养家糊口,我去上班时孩 ...

  • 木坞 |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新时代.新论段.新思想.新生活.近来的日子,每天如正在转动的陀螺,不能停下.想想,生活中的休闲与小资,该去哪方寻觅.农耕思想的每一个人,首先是选择把自己的饭碗保住,只有在饥饿无忧之后,才考虑 ...

  • 木坞 | 绿萝吊兰的命运

    绿萝吊兰的命运 10年前,搬入新居时,妻把她朋友送给她的一盘绿萝吊兰从店面搬回家里,给空荡荡的客厅装点上几许绿意.这盆栽绿萝倒也贱,好栽易活,几年下来,我从来没有给他施肥,挪动,偶尔感觉到盆里的木屑它 ...

  • 木坞 | 盖房

    今年元旦轮到我值班,手头事务忙好后,我把自己小小的那间办公室整理了一下,以期明日新年第一天上班有一个新而整洁的环境迎接自己.做完这些,看看时间,已是下午4点,冬天的暮色已降临,加上绵绵冬雨,正是农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