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2)100字

写作指导QQ303745568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疗效的比较对照组肾功能恢复正常12 例(54. 5 %) ,恢复正常时间(26±18) d。肾功能部分恢复6例(27.3%) ,包括中至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 例,IgA 肾病4例;4例患者无效转为长期透析(18.2%),其中包括IgA肾病2例,重度系膜增生性肾炎1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治疗组肾功能恢复正常20例(71.4 %) ,恢复正常时间(20±14) d。肾功能部分恢复7例(25%) ,包括中至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 IgA肾病3例,其中1例IgA肾病无效转为长期透析(3.6%)。经Ridit分析,两组肾功能恢复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检验分析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机论文网 http://m.lw54.com

  2.2 两组患者NS缓解的疗效比较对照组NS完全缓解10例(45.4%) ,部分缓解5例(22.7 %) ,无效3例(13.6%) ,恶化4例(18.3%);治疗组NS完全缓解20例(71.4%) ,部分缓解5例(17.8%) ,无效2例(7.2%) ,恶化1例(3.6%);经Ridit分析,两组NS缓解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达到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时间(43±16)d,而治疗组达到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时间(31±12)d,经t检验分析,两组NS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机论文网 http://m.lw54.com

  2.3 临床指标改变的比较两组治疗前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ALB、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均衡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较,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ALB、TC、TG降低明显, 而ALB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1。 手机论文网 http://m.lw54.com

  2.4 副作用 治疗组有7例(25%)出现高钾血症,对照组有6例(27.3%)出现高钾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未影响治疗组中药继续治疗。两组均未见其它副作用。表1 两组治疗前BUN、Scr、24h尿蛋白定量、ALB、TC、TG比较

手机论文网 http://m.lw54.com

  3 讨论 手机论文网 http://m.lw54.com

  急性肾衰竭是肾病综合征的一常见并发症,常多发于微小病变型和系膜增生型患者,也可见于其它类型如FSGS[2],其发生的主要机制与大量蛋白尿引起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肾血流灌注量下降,同时因肾间质水肿、蛋白管型堵塞肾小管,致使鲍曼氏囊压力增高,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有关。另外肾毒性药物、肾静脉血栓等因素也参与了ARF的发生。NS合并ARF的治疗措施包括NS和ARF的治疗两方面。除了饮食、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对症治疗之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因患者胃肠道水肿,口服药物吸收差,静脉使用甲泼尼龙注射液比口服强的松更有效。而且短期静脉应用白蛋白、血浆等药物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保证肾血流的前提下再应用强有力的利尿剂冲刷肾小管,减轻肾间质的水肿,以及适时血液净化治疗也是肾功能的恢复的关键。 手机论文网 http://m.lw54.com

  古代医籍无NS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水肿”范畴。中医学认为,水液代谢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肾主水”,脾与胃相表里,居于中焦,是气机升降之枢纽,乃“制水之脏”。脾气旺则推动水谷精微四布,产生各种精微物质散布全身,因此脾脏是水液代谢最关键的脏器之一。目前认为,蛋白尿属机体精微物质,正常情况下由脾的运化和升清功能来输布全身,发挥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不易大量丢失。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NS并发ARF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虚湿浊上泛之证候,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及纳差、尿少等症状,其病理乃因脾虚水湿失运,升降失常,谷气不能上升反而下降,导致水谷精微大量外泄,从而出现大量的蛋白尿;另一方面水液不循常道,土不制水,水湿内停,泛滥肌肤,则为水肿,甚者出现胸水、腹水。随着蛋白尿的不断丢失和水肿的逐渐加重,脾气更虚,二者形成一恶性循环,使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而且脾虚还可导致气虚,气不行血则瘀滞,产生NS的高脂血症和高凝状态。临床上NS并发ARF时NS患者常出现胃肠道水肿,而且又有氮质血症,往往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与西医大量蛋白尿是NS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相符合的。因此我们认为脾虚湿浊内盛是NS并发ARF时患者的主要病理,这与河南中医学院张琳琪教授对本病的观点是一致的[3]。结合朱丹溪“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参、术补脾,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行”的论述,我们将参苓白术散加减用于治疗NS合并ARF。

手机论文网 http://m.lw54.com

  参苓白术散源出于《太平惠民和局方》,是治疗脾胃气虚的代表方剂。方中党参、山药益气健脾;白术苦温健脾燥湿;佐以茯苓、扁豆、薏苡仁、甘草渗湿健脾,少加桔梗通降肺气以通调水道,全方则有健脾益气除湿之功效。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医综合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辨证加减,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得以较快纠正,而且食欲增加,肾功能的恢复正常的比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而且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另一方面还有助于NS患者的长期缓解,提示参苓白术散能安全有效治疗NS并发ARF的患者。目前对于我们在临床上应用中药治疗ARF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是高钾血症的发生,但是我们的观察这一组患者并没有出现高钾血症,提示使用参苓白术散是安全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手机论文网 http://m.lw54.com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第12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69.

  [2] 郑法雷,章友康,陈香美,等. 肾脏病临床与进展[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69.

  [3] 郭伟杰,张琳琪.张琳琪教授从脾胃论治肾病综合征的经验[J]. 光明中医,2009,24(6):1025. 手机论文网 http://m.lw54.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