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随笔”创刊三月记
相关推荐
-
随笔||文苑留言之我见
文苑留言之我见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传播与推广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娱乐.应运而生的公众号,也给写与读插上了翅膀,让热爱读书与写作的人们有了更大的舞台.公众号犹如巨大的磁场,吸附了成千上万的人, ...
-
亮亮随笔 2020.12.14
昨天. 有读者来找我. 他说我的内容写的前后不搭.意思就是我们都是奔着你写负债来的,写着写着,都在写些什么玩意? 我不知道怎么回复. 挺尴尬的. 我是怎么想的呢? 第一,我用了七天的连载文章过度. 有 ...
-
多渔 | 我的读者里面有牛人!
小A是做抖音起名项目的,做的很早,有三年时间了. 18年刚做的时候,一年就赚到了几十万,后来,虽然面对政策变动,竞争激烈的因素,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一直做到了现在. 很早之前她就加入了我的读者群,后来还 ...
-
很多人,都是我的评说家
卡西莫多不想让你们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聆听另一个生命,无关你是谁,我是谁. 点击上面△蓝字,听听卡西莫多的生活随笔 Essays on Quasimodo's life ...
-
给生活做减法
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前几天,有位读者特意从杭州飞来北京,找我聊高收益债投资.午饭后,我俩在会议室里晒着太阳唠闲篇,他说: 咱俩有个共性,就是佛系了. 我是干金融的,他是做基建的,俩80后,大眼对小眼 ...
-
亮亮随笔10 | 你要有变化,要让身边的人看到变化
读书那会. 区里有一次统考,我数学考了年级第一,在整个区里,我是第三名,开家长会的时候,可给我妈长脸了,她回去就奖励了我50块. 印象里,那是她唯一一次因为我考的好,给我奖励钱,因为我从小到大,在学习 ...
-
此时此刻的我挺感动虽然不到200人
我自己做微信公众号得有半年多了,深知公众号不好发展,要么自己先天是CCTV有名气直接有许多人关注,要么自己匠人精神,虽然做不到每一篇文章都是原创,但是自己发挥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广大读者们帮助了解自己,了 ...
-
亮亮随笔 2021.1.2
新年第一天. 收到一些读者的问候. 心里很暖. 2020年,是我过去10年以来,成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一个人无中生有,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的收获了5000多名读者,摸到一点点做自媒体的感觉. 双盘 ...
-
关于组建公众号读者交流群事
潘奕彤 8岁 女 [中国] 有读者留言,说很多公众号都有自己的读者交流群,问我有没有. 我写这些东西最开始不过是一种树洞,说给自己听,留给青春一点记忆,给孩子们做个时光胶囊,毕竟日子过得那么快,有时过 ...
-
“四季随笔”创刊两个月的体会
"四季随笔"从发"首刊寄语"到现在正好两个月了,两个月来我学会了编辑公众号的菜单栏和使用"秀米"把排版做得精致好看一些--以前总是在想别人是 ...
-
《四季随笔》公众号“创号”四月记
<四季随笔>公众号"创号"四月记 做了四个月的"新媒体"人,但只是新瓶装旧酒,人还是那个人,文章也多是以前写过的.有朋友督促我写新的东西,但我觉得文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二)刘家峡 / 轩诚清读(第1724期)
本篇精彩: 雨未停,车继续朝着库区南岸的码头前进,大约十分钟后,车辆在穿越一个隧道后,迎面就是一座小有气势的斜拉桥,观看库区全景的观景台就设在桥的一端,我们依次下车,几位老兄嘟嘟囔囔抱怨起天气的不配合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三)炳灵寺 / 轩诚清读(第1731期)
本篇精彩: 炳灵寺石窟的石刻造像,时代不同,风格各异.西秦.北魏.唐代和明代是炳灵寺历史上佛教最为兴盛的四个阶段.北魏时期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中原佛教艺术风格.北周至隋代的造像从北魏细颈细腰.秀骨清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四)西宁(上) / 轩诚清读(第1738期)
本篇精彩: 我无法记住照片上男男女女之间的关系,十几口人家的合影,我只能说还是只记得我的姨夫.姨姨和刚刚认识的表亲弟弟莫梦,但我知道这都是我的亲人,只有送上祝福.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为我娘亲家族六十年在青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五)西宁(下) / 轩诚清读(第1745期)
本篇精彩: 这个企业带有无数牦牛付出生命的血腥气息,今天的晚宴自然是牦牛宴.主家特意推崇的牛气冲天的牦牛头让我看到了一个生命怒视人类的目光,联想到人类的残暴.我不是一个素食客,但我始终难以接受这种充满 ...
-
赵西斌随笔:西行记实(五)青海湖(上)/ 轩诚清读(第1766期)
本篇精彩: 看到这一幕,我总会想起81年在新疆和田当兵与老维子地摊交易的情景,当时由于维族人开化的晚,一些维族老大爷不知面值的大小,只知张数的多少,我们用一角充当一元占了不少的便宜.今天的这个藏族卖主 ...
-
三月记|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01- 如果,我能活一百年,那么这一生,将会拥有一百个三月. 而再过几小时,这一百个三月,又要永久地少掉1%了. 我生命里的很多个单位时间,都在毫不停留地不断逝去. 也许,流逝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 ...
-
袁运生 “画余随笔”&“画室琐记”
画余随笔 文/袁运生 作为当代的中国画家,这条路回想起来,味道颇为苦涩!也许,我们的苦涩可以换来下一代中国画家去追索真正的自信.难道还要假装活得很滋润.很自信.很体面,而不觉得羞涩,跟(指跟西方的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