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西南联大,那些值得怀念的究竟是什么?

1938年4月2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电令长沙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图文无关

原载:《看天下》2017年第17期

作者:张渺

潘际銮收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在1944年,那年他16周岁。

他出身书香门第,总听到父亲谈及工业救国。“当时想的是,等仗打完之后,就能去建设国家了。”在清华大学的办公室里,潘际銮笑着说。如今,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被称为中国焊接第一人。

作为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的现任会长,潘际銮时常在许多场合回忆西南联大。他还记得母校的样子。泥土板筑成的围墙里,是120亩的校园,由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

校门并不大,黑底白字的匾额悬在大门上方,进门就是一条稍宽的土路。教室的屋顶是铁皮的,宿舍的屋顶是草棚,夏天漏雨,冬天灌风。幸好昆明的气候好,不会冻着人。

战争年代,一间宿舍里,挤挤挨挨地摆着20张双层床,住满40个学生,没有多余的地方摆书桌。宿舍里没有灯,天一擦黑,就看不见书了。“窗户就这么大。”潘际銮伸出双手比画着,“木头格子上糊着竹子做成的窗户纸,半透明的,现在的孩子们都不知道那种纸了。”

“那时候,我们这些学生,总爱唱三首歌。”当着记者的面儿,潘际銮轻声哼唱起《松花江上》的第一句。“每个人都在想,总有一天要打回去。”第二首是《毕业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词的第一句就是,“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第三首,就是西南联大的校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行曲》,填的是一阕《满江红》。

三校南行

西南联大的校歌,唱了8年零11个月,唱过这首校歌的老师和学子当中,后来有168人当选国家“两院”院士,有2人获得诺贝尔奖,5人获得科学进步奖。两弹一星功勋专家中,一半都是西南联大的学人。

“那个时候,国家都快要亡了,我们读书的时候,哪里会想着就业、赚钱啊这些事,都是想着学好了,怎么才能救国。”潘际銮说。

炮火降临在清华园的时候,后来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吴宓教授,正抱着被子坐在床上,墙壁因轰炸而抖动落土。哲学系教授冯友兰身穿长衫,戴着圆框眼镜,手无寸铁,却在国军撤出北平后,与同僚相约,一同巡逻护校。

南开大学是天津的抗日中心,“七七事变”之后,遭到日军连续数日的飛机轰炸,三分之二的校舍在火海中毁于一旦。

当时在南开就读的学子申泮文,亲眼看着“挂着日本旗子”的飞机,从南开校园上方飞过,将炸弹丢下来。申泮文后来去上海参加了淞沪会战,之后又去了昆明,继续在西南联大就读。

这些故事,都被作家张曼菱记述在著作《西南联大行思录》当中。

张曼菱出生在昆明,打小就听着父亲讲述西南联大的人和事。1978年恢复高考,她考入了北京大学。20年后她回到云南,开始寻访西南联大的学人。2007年,《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光盘制作完成,时长近900分钟。她把这项工作称作“抢救性工作”。

“有一位南开的老教授,每年到了7月29日这一天,都要穿着一身黑衣服在校园里走。”张曼菱说,“后来有人劝阻他,说现在学校对国际开放了,也有日本学生,这样做不合适。可是,记住曾经遭受的苦难,又有什么不合适的呢?”

(0)

相关推荐

  • 《红色印记》第36集:《校歌里的刚毅坚卓》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配音演员宝木中阳.我讲述的文物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曲谱. 这页收藏在云南省档案馆的曲谱,于1937年12月制成.如今在西南联大博物馆中陈列着它的复制品.原曲谱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

    昆明市可圈可点的旅游景点众多,对我来说,有一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那就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旧址在现云南师范大学院内.(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为1938年建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抗战结 ...

  • 曾经的大师校长们: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

    西南联大是我国高教史上最杰出的一所学校.它璀璨耀眼,虽然只存在了短短8年,但它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在传颂,学者们一次又一次地在研究它成功的奥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位于北平的北大 ...

  • 假如西南联大也有朋友圈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弯弯,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烽火硝烟无情地打破了平静的校园生活. 国家危急存亡之秋,北 ...

  • 百岁许渊冲西南联大纪念日再唱校歌,追忆入校时光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 "您还会唱校歌吗?" "会啊!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便一成三户,即使只剩下我们三所学校,我们也会抗争到底!& ...

  • 【名师名家名人坛】李百合、刘佳银诗词合集

    七律●友谊无价 文/李百合 望候微联凝建弼,浮华浸酒酌劳逸. 幽思冷暖画钟情,过眼恩愁云禁密. 知己康宁涨本钱,游园景趣蒸旋律. 痴心再塑梦重逢,回馈真纯诗洞悉. 作者简介:李百合,黑龙江肇州人:现就 ...

  • 世间再无北洋大学

    前言 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天津大学,后河北工学院复校,即为现在的河北工业大学,而经历并校风波之后的天津大学再也恢复不了北洋大学的名号.这所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大学,如流星般耀眼,也如 ...

  • 西南联大,永垂不朽

    长沙圣经学院 当年的学生杨振宁 西南联大的校舍 逝去的大师 西南联大,永垂不朽 今天是西南联大校庆日. 抗战爆发之后,平津面临沦陷的危机.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不得不南迁.1937年 ...

  • 只存在过8年的西南联大,为何让人念念不忘?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这样一所传奇的大学在中国短暂存在过:它屋舍简陋,却大师云集:颠沛流离,却人才辈出,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国立北京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都遭受波及,天津的 ...

  • 珍藏80余载的西南联大日记,带你重回那段传奇岁月|种草机

    虽说是出自梁思成和林徽因之手,但这校舍最终还是因为缺钱盖成了简陋的茅草屋. 一间屋住40个学生,床紧靠在一起,翻个身,旁边的人都会被摇醒-- 臭虫.老鼠满屋跑,咬得人夜不能寝,浑身都痒. 联大学生宿舍 ...

  • 老照片:西南联大名师的家藏照

    1945年,梅贻琦夫妇在昆明留影. 在昆明西南联大期间,韩咏华曾参加昆明女青年会活动,而在家中,她也能做一个尽心尽力的梅太太.当教授们到梅贻琦校长家议事时,韩咏华总会亲手做糕点给他们吃.也可见夫妻二人 ...

  • 《西南联大》分类:人文历史  集数:5集

    简介:1938年,在中国西南边城昆明,诞生了一所特殊的大学,她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合并而成,这就是西南联合大学.纪录片<西南联大>将以历史风云中的几组共生关系,即清华.北 ...

  • 纪录片《九零后》:16位“九零后”讲述西南联大故事

    ​        <九零后>将于5月29日在全国影院上映.5月10日,该片出品方大象点映在上海影城发起一场首映礼.再前一晚,导演徐蓓在上海图书馆和读者们分享了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往事,和自己 ...

  • 周易起名 唐诗中好听的女孩名字,个个值得一探究竟!

    唐诗,是我国诗词史上很重要的一部分,拥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根据唐诗来起名字,也是一种很好的起名方式.下面是卜广鉴老师整理的根据唐诗名句起名的女孩名字. 1.[锦瑶] 出自初唐诗人卢照邻<十五夜观 ...

  • 60后的少年时代连饭都吃不饱,值得怀念吗?

    60后的少年时代连饭都吃不饱,值得怀念吗?

  • 向南,向西,向西南 ——重走西南联大之路 徐则臣

    . 向南,向西,向西南 --重走西南联大之路 徐则臣 .        凌晨五点,我在沅陵的雨声中醒来.这是2020年11月1日.一夜乱梦,一队人马在旷野的泥泞中前行,雨水铺天盖地.睁开眼,耳边响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