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乐土

于乐土[2],男,1962年7月6日生,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家,OPC国际注册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官瓷艺术大师,北宋官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自1992年起,先后担任河南省开封北宋官瓷研究所技术员、科研室主任、生产部主任、研究员、技术副所所长等职,现为河南省北宋官瓷技术官瓷研究中心研究员、总工程师。兼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理事,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宋官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民协宋官窑专业资格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门头沟(辽代)龙泉务窑恢复烧制技艺项目带头人,香港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2010年,为将官瓷的烧制技艺由艺术提升的学术层面,先生出版北宋官瓷有史以来第一部学术专著——《中国汴京官窑》一书,2011年与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的长子刘永昭先生合作,主编出版《刘富安大师传世作品集》,且先后在《国家艺术》、《盛世中华》等国家主流期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在技艺传承方面,为了使北宋官瓷烧制技艺代有传人,专门招收学徒,传授技艺。如今,弟子张炳逸、于跃、牛盾等目前分别在禹州陶瓷技术职业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深造,弟子于伯隆、穆俊宏、于嗡等,购置窑炉设备,分别成立了开封市汴京官窑艺术有限公司和开封市北宋官瓷珍宝馆,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弟子薛理斌、文岱峰在广东惠州创办“惠州市开宝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致力恢复(宋代)东平窑青瓷烧制技艺,学生赵素萍、李磊等,为河南省北宋官瓷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技术骨干,其创作的作品获得了包括“大地奖”等多种奖项;在学术交流和展览方面,受中国民协、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等有关部门的指派及亚洲艺术基金会的邀请,代表北宋官瓷出访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以色列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艺术展览及学术交流活动。作品2009年被外交部选为国礼;2010入选年并参加上海世博会河南活动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2011年作品入选京畿世界陶瓷双年展、韩中陶瓷艺术交流特别展;2013年作品入选国家教育部审定的9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二年级上),2014年入选北美中国民间艺术展;日前,官瓷作品分别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当代陶瓷名人厅、以色列国家博物馆、韩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协艺术馆、河南省文化厅艺术馆、汝州汝瓷博物馆、开封市北宋官瓷珍宝馆等专业机构收藏和展示。

艺术成就

第一位在新时期完全使用纯天然矿物原料烧制官瓷艺术品的官瓷艺术大师

第一位让北宋官瓷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官瓷艺术大师

北宋官瓷行业中唯一作品入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官瓷艺术大师

第一位进行柴烧官瓷并获得圆满成功的官瓷艺术大师

“艺之道,在于苟”是于乐土常挂嘴边的话,为了保证作品艺术水准,先生从选料、粉碎、练泥、配釉、制坯、素烧、施釉、釉烧等每道工序都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到了几近苛刻的地步,凡是未达到艺术要求的,一律打碎重来,这给开封官瓷研究所员工及弟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大家仍记忆尤深,这当然也是于乐土先生对官瓷艺术的苦心追求:敬业和严肃。可以说,于乐土已把自己的精力根植于官瓷,奉献给官瓷。

折叠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北宋官瓷创建于北宋宣政年间,是宋徽宗引入汝瓷及开封东窑等窑系的制作精华,并

遴选全国制瓷名匠,在当时北宋都城开封创制。它虽与当时诸窑同地而立,但诞生于艺术帝王徽宗之手的北宋官窑,源于它非凡的地位,它举国之力的投入,以及它纳天下巧工的技术和它深蕴着徽宗个人艺术才华的追求,乃至它高居庙堂的拥有者,其鹤立鸡群是不争的事实!从中国陶瓷史的意义上言,北宋官瓷不仅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加上它主要烧制国家礼器的社会和艺术功用,其作品在很大意义上象征着皇权以及皇室的尊贵和尊严;从陶瓷艺术角度而言,北宋官瓷珍稀的作品,称得上是大师巨匠精湛技艺和徽宗个人杰出的艺术才华双剑合璧的典范,凝聚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北宋官瓷自问世以来,便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徽宗对中国陶瓷艺术尽善尽美的追求而孤标傲世,光照天下,素有“王者之瓷,社稷神器”的盛誉。

型体美:于乐土的作品,基本师法宋代官瓷的曲线,注重圆、扁、方、长、曲、直、缩、胀,格局合称,虚实得当的原则,保持了宋代官瓷造型的基本特点,达到了型体美。于乐土的官瓷作品造型通常以仿三代青铜器、玉器为主,追求单纯、简约和端庄,线形不张不驰,以含蓄典雅、静穆大气的美学原则为圭臬,作品求正不求奇,严谨法

度,也即一些古陶瓷专家所说的,依“名古器”为造型依据,作品件件有典,禀赋深义。印证了清代学者许之衡在他的《饮流斋说瓷》一书中所言“官瓷重楷模,精华四海萃”的造型艺术高度。

釉色美:于乐土对北宋官瓷对釉色的追求与完善,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其釉质肥厚,瓷无修饰,主要以釉色之美、纹裂之俏,去追求艺术上至高至上的大境界。其官瓷作品常见有天青、粉青、翠绿、月下白、炒米黄、油灰等釉色,不以绘彩描金为能事,完全依靠瓷器本身自然如玉的釉质和釉色之美,以及如梦如幻的开片去抵达官瓷的艺术,从这一点来说,于乐土对釉质宛如美玉的追求,实为先生创作的第一要素。

开片美:于乐土官瓷作品釉面的开片,得益于他独特的胎方和釉方膨胀系数不一的配比,以及独到的制作技艺,使之烧制出来的作品,所开片纹极富节奏感,如粼粼水波,晶莹剔透,开片不仅自然流畅,且小器也可开出纹如鳝血的龟背大片,产生出令人惊叹的纹裂美。。

自然美:于乐土烧制的北宋官瓷,融合了丰富的人文思考、多样化的天然取材、经典的创意加值和文化加值,在孕育出独特的陶瓷艺术美学外,也打造出北宋官瓷独特的艺术品牌。先生以人文艺术为基盘,以真挚的匠师精

神,经由精益求精的创意激荡,从制样、选料到造型和最后的烧成,每一件官瓷作品都凝聚着先生辛勤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每一件神完气足的北宋官瓷艺术作品,都是先生利用大自然赋予的先天条件与其精湛技艺相结合所创造出的人间奇迹,禀赋着人类深深的文化烙印。从学术上讲,于乐土先生的官瓷作品既无精美的雕饰以哗众,又无艳丽的涂绘以媚人,唯以简单洗练的造型之美,以及釉色纹片开裂之俏所幻放出迷人的艺术魅力,来追求其平淡含蓄、至高至美的艺术境界。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在表现出于乐土先生祥和静美的内心意蕴的同时,也开拓出了北宋官瓷文化艺术广阔的前景。

折叠编辑本段鉴赏

于乐土的官瓷艺术,代表着当代官瓷最高的艺术成就之一。在于乐土的作品中,图饰几乎全都是非物象化的,在质朴典雅的器型上,演变幻化出来的开片纹路,简约大气,作品虽由人力而成,却宛若天工,构成了北宋官瓷精

美典范的“龟背片、鳝血纹、紫口铁足、温润如玉”的基本艺术特征。

在造型方面,于乐土不仅极为讲究造型的规整和法度,以名古器为依据,多仿秦汉乃至夏商周三代古铜器、玉器等名古器造型,风格也多追求宫廷的华贵和大气,故作品古规整大气,棱角挺拔,古朴端庄,可谓正不求奇;其作品器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礼器,主要为仿古礼器,代表作品有瓶、尊、壶、炉、觚、盘等器形;二是文房用具,代表作品主要为“文房四宝”,以及计有直口、荷口、葵口、寿桃、弦纹、铺首、兽耳等多种样式的笔洗,器型可谓琳琅满目。故在艺术创作上,于乐土完全遵循道法自然的美学原则,作品不涂不绘,不渲不染,不雕不琢,不镶不嵌,将陶瓷艺术的美充分地融入“平淡”、“简易”和“含蕴”之中,用本质的美来实现一种“不饰之饰”。

在釉色方面,于乐土的官瓷釉质如冰似玉、大气盈盈,厚浑且油润温和,追求自然天成的釉质和釉色,作品釉色平淡含蓄,温润素雅之中来表现艺术家祥和静美的内心意蕴。在施釉工艺上,主要采取多次浸釉的工艺方法,使其作品表现出很强的玉质感。

在器物开片方面,得益于其独到的釉方和胎方的配制工艺,于乐土作品釉面的开片极具魅力,所开片纹极富节奏感,“纹犹鳝血”,如水波粼粼,精灵剔透,开片不仅流畅,且小器大片,纹如鳝血,产生出令人惊叹的纹裂美。

在落款方面,于乐土官瓷作品的款识均为方形,在器物坯未干时,在泥片上打款贴压在坯底,印文为“乐土制陶”,(上海世博会期间,专门为世博会制有印款,出打有“汴京乐土”和“于乐土制”外,还有世博会、标示、吉祥物以及单位等),也有极少在器物底部刻或用笔直接署名的款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