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病论治

​方例:二陈汤《和剂局方》

1、组成:制半夏6-9克、橘红6-9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煎药时加生姜、乌梅。
2、功能:降逆化痰和胃。
3、主治与应用:湿痰引起的咳嗽多痰,呕吐恶心,眩晕心悸等证。
基本指征:本方较广泛用于痰证范围,尤其对湿痰更为适宜。咳嗽痰多,胸闷不适,恶心呕吐,苔腻,脉滑。亦用于感冒气管炎,神经性呕吐,脑血管意外,内耳眩晕症,癫痫,癫狂等,均可随证加减用药。
如痰湿内生,脾胃不和,则恶心呕吐,浊阴凝聚,清阳不升,引起头晕目眩;痰饮凌心,引起心悸不眠;痰饮犯肺,引起咳嗽痰多;痰阻气机,引起胸膈痞满等,以及某些阴瘤、癫痫、癫狂等都会因痰而致病等。
现代在本方基础上加用健脾、理气、止咳、平喘、消食、导滞等药物,用治痰湿等多种疾病,如慢性气管炎、感冒、神经性呕吐、晕眩等。
4、方义:治痰的方药很多,二陈汤是治痰基础方。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橘红理气健脾化痰,茯苓渗湿化痰安神,炙甘草益气化痰。
5、按语:中医学讲“痰”有广义、狭义之分 ,狭义“痰”指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物,及其病理产物,及咳吐之痰。而广义的“痰”,包括水饮停积,引起的各种疾病,以及食积、癫痫、中风、瘰疠、流注等。症状亦错综复杂,如心悸、眩晕、咳嗽、水肿、呕吐、腹泻、猝然昏闷,口眼歪斜,骨节疼痛,脓肿等等。以及现代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水肿,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眩晕,神经衰弱,脑血管意外等,多种疾病。
痰湿实质:阳气虚弱,水饮停积,而成痰饮。湿痰,又叫痰湿或痰浊,主要有呼吸道病变,产生粘液或粘液脓液性分泌物增多,积存于气管和小支气管而引起,同时可随气血流动,致身体各部而致病。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痰与饮又有所区别,稠浊者为痰,稀薄者为饮。二者同出一源,即水。水湿生痰,痰、饮、水之间,有一定联系,即水积成饮,饮凝成痰。前人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藏痰之器。”故有痰湿之人,多脾胃虚弱,运化不良。苔白腻,脉弦滑或沉迟等。
痰湿为病,无处不到,危害甚烈,在其多种致病原因的:气、血、痰、虚、瘀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某些大病、小病、常见病、非常见病、急性病、慢性病、奇病、怪病,都会因痰而起病,为多种病证的原因。李东垣说,脾胃不好,则百病丛生。但常不被常人重视,而医家则认为“痰”的危害极大。。。不可小视。
治法:痰饮属阴。治痰一般采用温散化痰饮法。不宜用滋腻甘寒之品,宜用辛温热,渗湿利水之品,及温通血脉之品;助阳通脉,阳气充沛,则气化正常,津液四布流通,则痰饮不生。

(0)

相关推荐

  • 雨季开始了,你的湿气除了吗?每天3分钟,让你轻松排出10年老湿气!

    最近下雨下得明显多了起来,按照时间来看,南方开始进入雨季,北方也要下个不停.雨下得刚刚好是浪漫,雨下得多了,不管是交通还是我们的身体,都受不了.百草君在此提醒大家伙,水多则湿啊,在中医当中外湿可是六淫 ...

  • 从痰瘀论治疑难杂病 李士懋

    李士懋:从痰瘀论治现代疑难杂病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再康 ·现代疑难杂病多符合中医痰邪黏滞胶结.缠绵难愈的特点.李士懋提出,治痰不可拘泥于肺.脾.肾三脏,而当从五脏全面考虑,辨证治疗,并贵在加 ...

  • 怪病先治痰!四味药,熏好鼻窦炎,痰没了,鼻子就通了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华药海>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 ...

  • 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治痰病经验

    国医大师周仲瑛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痰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学习,现将其临证辨治痰病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整理简析如下,供同道参考. 1.痰病之有形与无形 ...

  • “痰”是百病的源头?排干净痰,才能治好病!

    “痰”是百病的源头?排干净痰,才能治好病!

  • 李士懋从痰瘀论治现代疑难杂病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 ...

  • 国医大师从痰瘀论治疑难杂病

    从痰论治 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的病因符合中医痰邪的形成特点,如朱丹溪所说:"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糅." 现代疑难杂病种类 ...

  • 【李士懋】从痰瘀论治疑难杂病

    从痰论治 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的病因符合中医痰邪的形成特点,如朱丹溪所说:"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糅." 现代疑难杂病种类 ...

  • 【李士懋:从痰瘀论治疑难杂病】

    从痰论治 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的病因符合中医痰邪的形成特点,如朱丹溪所说:"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糅." 现代疑难杂病种类 ...

  • 梦中咬舌头,奇证怪病多从痰瘀辨治

    中医书友会第1772期 I导读:本文通过一则睡梦中咬舌,常梦中惊醒的病例,介绍针对奇证怪病的相应辨证角度和对治方法,希望大家在临床中遇到此类怪病时,能有所借鉴. 从痰瘀辨治寐中啮舌啮颊症 作者/胡兴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