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世纪以前印度-太平洋珠的分布与海上丝绸之路
相关推荐
-
何谓璧流离
"璧流离",是梵文音译,根据后人注解和考古出土实物,与文献中出现的"璆琳""陆离""流离"或"琉璃"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33印度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经济
从公元前2 世纪孔雀帝国瓦解到公元3 世纪贵霜帝国分裂,印度经历了巽加王朝,萨塔瓦哈那,印度--希腊人,塞种人,贵霜人以及其罗和朱罗等政治变迁.虽然这些频繁的变迁令人眩目,然而在这外观混乱的背后有一个 ...
-
正宗瓶口结,老祖宗的智慧,早在公元一世纪书中就有具体描述
正宗瓶口结,老祖宗的智慧,早在公元一世纪书中就有具体描述
-
公元八世纪,阿拉伯军队与唐军的对战,唐军三万人力敌对方十万人
引言 在<资治通鉴>之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是王子逃诣诸胡,具告仙芝欺诱之状.诸胡皆怒,潜引大食,欲公攻四镇.高仙芝闻之,将番汉三万众击大食......".其实关于这段话 ...
-
公元12世纪俺巴孩继承汗位成为蒙古部落的最高首领。
公元12世纪俺巴孩继承汗位成为蒙古部落的最高首领.此时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迫于金国的压力,宋朝只得偏安于长江以南,史称南宋.然而势力如此强大的金国,对于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却是束手无策.那么此时的蒙古部落 ...
-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1)
金束发冠.碧玉簪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冠长10.7厘米簪长10.3厘米 1979 年南京江宁殷巷沐昌祚塞出±冠金质,簪碧玉质.冠上部有六道直梁,边缘用直线作出宽边.两侧各有两孔,用于插入簪子, ...
-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2)
蝴蝶形金饰件明(公元1368-1644 年)高5.2厘米 宽7.3厘米 1957 年南京太平门外岗子村吴忠墓出土金质.为明代贵族妇女头上的饰物.先用锤镍工艺做成蝴蝶形状,再用錾刻工艺做出媒翅上细密的纹 ...
-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3)
婴戏莲纹金饰件明·永乐五年(公元 1407 年)高2.9厘米 宽4.2厘米 1960 年南京中华门外郎家山宋晟墓出土 金质.同墓出土三件,一件残.用锤镍工艺制作如意云状,其上锤碟一孩童.孩童眉清目秀, ...
-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4)
嵌宝石云龙纹金饰件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高4 厘米 底径4厘米 1974 年南京江宁殷巷沐叡墓出土金质.钟形,中空,顶部有方形孔并作双层宽边,在主要部位浅刻两条蟒纹.蟒四爪,作正面形象,周围作 ...
-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5)
"佛"字金簪 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 年) 长10.7厘米 簪首高3.5厘米 宽3.5厘米 1959 年南京江宁殷巷沐晟墓出土 金质.簪针呈圆锥形,簪顶用垒丝工艺做出祥云,云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