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从姓氏字辈看中国历史上八次重要的北人南迁

很多南方朋友在查阅家谱字辈表时会发现,自己这一支的姓氏往上几代或十几代,经常会标注在某个时间从某某地方迁徙而来。

导致姓氏家族大规模迁徙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战乱,且大多是从北方迁徙到南方。族人在来到新的聚居地后,往往会重开字辈。因此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大多数姓氏,往上都能追溯到某个古老的中原姓氏上。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北人南迁有八次,小规模南迁更是不计其数。

秦朝征服岭南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

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大军征讨岭南。秦军分5路,先占领番禺一带(今广东)并留军驻守,另外30万秦军西赴广西地区与当地的越人作战。

战争胜利后,秦王朝将岭南地区划入版图,南征军团也留在当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官方大规模移民和开发岭南地区。秦末大乱,任嚣病逝,赵佗趁机割据岭南,将南征军团截留在岭南建立南越国。

永嘉南渡

永嘉(307—313年)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在永嘉之前,中原地区曾发生过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这次变乱直接招致了五胡乱华和永嘉之乱。匈奴和羯族的首领刘曜、石勒等率领部众攻陷洛阳,在中原地区大肆屠杀汉人。琅琊王司马睿在王谢等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

相比中原,江南比较安定。许多北方士族、大地主带着家人向南逃难,随同南逃的还有他们的宗族、部曲、宾客等等,同乡同里的人也往往随着大户南逃。

据统计,从永嘉开始,数十年间从中原逃往南方的汉人达200万,极大地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为后来唐宋江南及整个南方的大开发奠定了基础。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及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北方人朝相对安定的南方迁徙,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再次促进了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南方人口也开始追上北方。

黄巢起义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起义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是典型的流动作战,战火遍布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

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最后失败。因黄巢之乱,中原甚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百姓再次大批迁徙,开始向江西、福建、岭南等地山区迁徙,极大地增加了这些地方的人口。

建炎南渡

建炎南渡,是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女真人的侵略追击,而南逃至江南的事件。此后南宋小朝廷一路从淮河、长江逃到杭州。绍兴元年(1131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定为“行在”。

以绍兴二年高宗驻跸杭州为标志,南宋朝廷稳住了半壁江山,建炎南渡也宣告完成。杭州既有江河之险,又不像建康(南京)那样濒临长江,易于受到攻击;地处太湖流域与宁绍平原两大鱼米之乡的交汇处,物产丰富;大运河与浙东运河在这里接头,明州作为外贸港也近在咫尺,漕运、海运都极为便利。

经过唐、吴越、两宋的长期建设,杭州为中心的江南正式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方也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并一直持续至今。

南宋难民

崖山海战后,蒙元攻灭南宋,统一中国。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南宋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很多人认为南宋的灭亡标志着古典华夏文明的断绝,有“崖山之后无中华”之说。

崖山之战前,蒙元为了征服南宋陆陆续续发动了数十年战争。在此期间,被征服地的大量汉民一路南迁,从江淮到江南,从湖广、浙闽到岭南,最后到广东沿海潮汕甚至海南岛。顽强地延续着汉文化的火种。

湖广填川

明末清初,四川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损失了大量人口。清政府无奈之下推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都在迁徙之列,其中又以湖广最多。

以成都为例,据清末《成都通览》记载:“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半个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无一幸免。

为了躲避战乱,有相当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中南半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有一部分人被贩卖到更远的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拉开了近代华工的血泪史。这部分人的后代留在当地,成为第一批美洲华裔,也将中华文明传播到大洋彼岸。

随着后代的开枝散叶,当代人想要认祖归宗,查阅家谱、族谱,根据字辈来确定自己的辈分就成了重要的手段。

家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也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俗称“排辈分”,即在同一辈分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比如某一父辈生了五个儿子,子辈轮到字辈表中的“永”字辈,名字依次是永仁、永义、永智、永礼、永信。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就能知道这些兄弟或堂兄弟辈份。这种按族谱排辈份的方法,由于家族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就会导致一些年长者因为辈分低,要向年幼的长辈喊叔叔伯伯,甚至叔公。

(0)

相关推荐

  • 吴氏辈分口诀排名表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吴姓虽然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六,但却是一个很大气的姓氏.吴姓起源已久,虽然起源的始祖相同,但不同地方其辈分用字是不一样的,现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吴 ...

  • 古代人名字的种类,名字的由来

    名字是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称号,有乳名.学名之分.乳名亦称"小名"."奶名",是小时候取的非正式名字,仅用于家族内部,偶尔也流行于亲戚或熟友之间.小名一般较 ...

  • 漫谈编修家谱

    漫谈编修家谱 蔡汉以 2021-01-26 喜闻!福建省平和县山格镇隆庆村---蔡家堡,议定在近期要"编修家谱". 为此,聊一聊编修家谱的相关问题.编修家谱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尤其 ...

  • 「冷知识」中国人最不愿使用的20个姓氏(下)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内涵.和文字一样,每一个姓氏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含义,随着汉字的简化,很多姓氏的含义发生变化,变得不吉利和不受欢迎.今天阿族继续给大家讲中国人最不愿用的姓氏中的后十个. 丧姓 ...

  • 「冷知识」中国人最不愿使用的20个姓氏(上)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内涵.和文字一样,每一个姓氏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含义,随着汉字的简化,很多姓氏的含义发生变化,变得不吉利和不受欢迎.今天阿族继续给大家讲讲中国人最不愿用的一些姓氏. 操姓 在 ...

  • 你知道这个手势的含义吗?背后的故事你又了解多少?「冷知识」

    这是个广为人知的手势:手指往手掌内卷曲.拇指比向天空.但这手势有什么历史?又是怎成为今天代表[好]或[没问题]的意思的呢? 大拇指‍ 大拇指向上与向下原来还有这故事 首先,[朝上或朝下的拇指是古罗马时 ...

  • 「冷知识」表舅的妈妈叫什么?2021年完整亲戚称呼指南

    清明节快到了,最困扰小谱的不是能不能回老家扫墓,而是扫墓时遇到那么多平时不怎么见面的亲戚该怎么叫. 姑夫的姐妹叫什么? 妈妈的舅舅叫什么? 尤其是在大家族中,身为晚辈,如何正确称呼亲戚,确实是一门需要 ...

  • 科普:夏季用车的冷空调相关「冷知识」解析

    内容概述: 空调控制方式 开空调会增加多少油耗 怠速开空调是否会伤车 以及启动和熄火之前是否需要提前关闭空调的「风机」. 汽车空调同样分为冷空调和暖空调,当然如果选择的车辆是3-5万区间的某些面包车或 ...

  • 「冷知识」磁悬浮列车靠什么驱动跑起来的

    在众多高新科技的列车形式中,磁悬浮列车可能是最理想的交通工具.这种列车在运行时与众不同,它不是紧贴着钢轨行驶,而是以悬浮的形式,飞驰在轨道上.它不仅速度快,而且安全.平稳.无震动.无污染.节省能源. ...

  • 「汽车相关冷知识」简述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撰文:鞠潇 | 编辑/校审:王晓峰 ⚠ 全文总长约含2700字,预计您的阅读时间为5分钟. 公众号:几何四驱 (ID: GeometryAWD) 对话界面回复"群组" 获取读者&q ...

  • 「入门知识」普洱茶香气审评词汇,看完不再只说“好喝”两字

    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各式各样的香味,普洱茶也不例外,也有自己的味道.生茶张整理出完整的普洱茶的香气都有哪些? 一.普洱茶的香气类型 1.清香 清香是普洱生茶最常用它的一个香气描述,有清鲜淡然之意,与浓郁 ...

  • 「用车知识」6个汽车冷知识

    相信很多人在驾校学的都是怎么开车,其余的东西教的很少.实际上,日常开车,以下6个小知识大有妙用,驾校学不到,但是用的很多,开车更安全便利. 一.从仪表上辨别油箱盖方向 很多人记不住油箱盖在哪边,有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