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我的前半生(17)

(0)

相关推荐

  • 字字血声声泪!徐善云演唱《不忘阶级苦》忆苦思甜不忘本!

    字字血声声泪!徐善云演唱《不忘阶级苦》忆苦思甜不忘本!

  • “学习班”遗闻||赵中岳

      "学习班"遗闻    文:(镜嵩-赵中岳)     曾被中共中央的红头文件定性为"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共和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qu ...

  • (散文百家)杨盛龙/我们的思维定势

    散文百家 我们的思维定势 杨盛龙(北京) 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长期受红色教育,受红色文化熏陶,我们的思想被炼红,言语被染红. 红色教育从50年代初全面铺开,到60年代趋向鼎盛,正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 ...

  • 《作家新视野》|| 散文天地 · 杨盛龙作品|| 总第634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朦胧血泪仇 文/杨盛龙(湖南) 我们上小学初中时,学校教给我们文化知识,同时经常告诫:要又红又专,不要只埋头学习,不能走"白专道路" ...

  • 徐善云《不忘阶级苦》万恶的旧社会 人们饱含心酸泪

    徐善云《不忘阶级苦》万恶的旧社会 人们饱含心酸泪

  • 【赣雩文艺】作者:弘诚《有故事的炊事员》​总第999期④2021年第205期④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有故事的炊事员 作者:弘诚 我们家乡有一所红瓦房学校,座立于本乡东端干渠南岸,远远望去,青砖红瓦一幢八间,格外引人注目.周围绿树环抱,远离村庄,听不到鸡鸣犬吠,犹如世外 ...

  • 忆苦思甜,“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一代人铭刻的岁月记忆

    "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忆苦思甜,是一代人永远难忘的,意思是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思想觉悟. "天 ...

  • 徐峰:我的前半生(1)

    第一章 01徐氏家族 古老光荣 徐氏一族是一个古老而光荣的家族.根据徐伟坚先生主编的<徐氏古今文化大观>介绍,徐氏,以国为姓,系黄帝之后,是颛顼之苗裔.颛顼之孙女修氏生大业,大业生三个儿子 ...

  • 徐峰:我的前半生(2)

    第一章 02桐城鲁谼 钟灵毓秀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座大山横亘在中原大地上,这就是大别山.它自西向东绵延伸展着,其最东端一直伸入到安徽西部.在大别山的东麓,长江之北岸坐落着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安徽桐城 ...

  • 徐峰:我的前半生(3)

    第一章 03崇文尚学  桐城传统 一个人的成长与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年"孟母三迁"不就是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个较为理想的环境以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吗?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给人提 ...

  • 徐峰:我的前半生(4)

    第一章 04孤儿寡母  两代艰辛 桐城县鲁谼山的魏家畈是个非常美丽的小山村,村里住着十几户人家,这些人家大多姓徐.徐光学的父亲徐成贤(1918~2004)就出生在这里,并一直生活在这里. 徐家门前屋后 ...

  • 徐峰:我的前半生(5)

    第一章 05砍柴卖柴  初遇革命 1947年深秋,人民解放战争正打得非常激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败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进攻,使解放区的面积越来越大.在新的革命形势鼓舞下,桐城县鲁谼山武工队也正在 ...

  • 徐峰:我的前半生(6)

    第一章 06红旗招展  徐氏添丁 1949年10月1日(星期六,农历八月初十,己丑年癸酉月甲子日),伟大的领袖和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 ...

  • 徐峰:我的前半生(7)

    第一章 07贤妻良母  相夫教子 一.做童养媳 徐光学的母亲方志英(1918--1990)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篾匠家庭.她有一个哥哥和四个姐妹,方志英在兄妹中排行第三.由于兄妹多,生活困难,父母实在无法养 ...

  • 徐峰:我的前半生(9)

    第二章 01马鞍山下  启蒙求学 1958年秋天,已经九周岁的徐光学开始上学.他是由姐姐徐云珍带去报名的.学校就是福星村村办小学--福星小学.学校坐落在徐光学家的南面一公里外马鞍山脚下的原黄氏享堂.学 ...

  • 徐峰:我的前半生(10)

    第二章 02集体食堂 "共产主义" 徐光学在教师的教导和父母的鼓励下努力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但是,任何一个人都只能属于他所处在的时代,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不可能逃离时代洪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