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蒙古帝国正在崛起,宋朝为何还要选择联蒙灭金?
相关推荐
-
辽国被灭后,契丹人究竟去了哪里?
契丹人原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主要活跃在辽河一带水草丰美的游牧区域.唐朝末年,生活在关外的契丹民族突然强大起来.他们吸收了大量因战乱而逃亡关外的汉人.学习了先进的汉文化,开始由落后的部族状态转 ...
-
金国灭亡时多荒唐?27年时间线,看完就懂宋朝联合蒙古多无奈
宋朝的两次灭亡,第一次虎倒雄风在,第二次原因可笑 灭亡和救赎,属于万事万物常态,死而后生,不算稀奇事. 历史上,这样的事也不少,比如:汉朝传200年被新朝给灭了,又被刘秀给救赎了,西晋传50多年被五胡 ...
-
北宋联金灭辽自己也被灭,南宋为何还要联蒙灭金?
公元1118年,宋朝派遣使者自山东渡海前往辽东,此行的目的就是同金国商议共同灭辽的方略.由于这一时期的金国只是蜷缩在东北一隅,所以宋金之间并不接壤,宋国的使臣要想抵达金国,只能横渡渤海,因此这种会盟也 ...
-
“靖康之耻”后,南宋的复仇有多狠?700万金人仅仅剩下10万
"靖康之耻"后,南宋的复仇有多狠?700万金人仅仅剩下10万 原创2021-09-02 16:35·刀白眉 "靖康之耻"在历史上是一道分界线,它对北宋有着灭朝的 ...
-
古代的契丹族曾强盛一时,但为何突然消失不见,他们都去哪里了?
金庸老先生所书写的小说<天龙八部>相信大家都看过或听说过,里面的男主角萧峰(乔峰)既帅气又仗义,武功也非常高强,可以说满足了我们对男主角的所有期待.但萧峰在整本小说中却是一个悲剧人物,而悲 ...
-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为什么宋朝最终还是选择联蒙灭金?
导读:"唇亡齿寒"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成语.它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最早就是形容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 当年,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国,虞国一位大臣向国君劝谏说:虞.虢两国,就像是嘴 ...
-
宋金战争最后20年:南宋明知唇亡齿寒,为何还要“联蒙灭金”?
史事纵览 以史为鉴,为现实拾遗补缺.人物.故事都源自正史,力求客观理智,有益于人. 公众号 来源 | 头条号深夜聊斋 "唇亡齿寒"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成语.它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 ...
-
尴尬的南宋!明知唇亡齿寒,为何还要“联蒙灭金”?有四个原因
春秋时期,各国攻伐不止. 晋国假意向邻国虞国"借道",声称要讨伐虢国. 宫之奇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也会跟着亡国,俗话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便是虞.虢两国的关系 ...
-
北宋“联金灭辽”的教训在前,为何南宋还要“联蒙灭金”?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为何不长记性?...
众所知周,南宋亡于蒙元. 于是,南宋理宗一朝的"联蒙灭金"策略,成了很多人追责和泄愤的靶子. 如王夫之所言,"借金灭辽失中原,借元灭金失江左".距离北宋&quo ...
-
宋朝有“联金灭辽”的惨痛教训,为何还会联蒙灭金?
翻开宋朝的历史,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即:联金灭辽,北宋亡了:联蒙灭金,南宋亡了!从这一点来看,宋朝的对外战略出现了严重错误. 然而,所谓"北宋出名相,南宋出名将",南宋名将众多,不 ...
-
宋朝联金灭辽,又联蒙灭金,是金国太无辜?还是宋朝太腹黑?
北宋和金国虽然签订了"海上之盟",约定双方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辽国,但实际上北宋就没出什么力. "北宋六贼"--童贯率领十多万大军攻燕京,不但没取得胜利,反而被辽 ...
-
蒙古帝国的崛起,除了成吉思汗的个人魅力,还有这美好的时代背景
成吉思汗统治下的蒙古帝国,一直都是古今中外的传奇之一,这不仅体现在蒙古帝国统治的范围横跨欧亚大陆,还包括了蒙古帝国时期对宗教的万象包罗,创立了文字等等壮举. 对于蒙古帝国的崛起,似乎更多的观点将功劳归 ...
-
[煮酒论史] 宋朝终结是因为“联金灭辽”or“联元灭金”?
前不久,笔者再次走上踏访金源文化之旅的途中,探访大金王朝为何上演逐鹿中原时崛起却又灭亡?如今,曾经辉煌一时的大金王朝,湮没了黄尘古道,却只留下了荒土残垣,残破的城墙和残存的瓦砾,荒芜了烽火边城,向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