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锦囊】二本艺术生三跨武大MJC!亲身经历告诉你名校真没歧视!
新浪微博:@木铎考研

作者 | YY学姐
成绩 | 2019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MJC广电方向排名第三(初试378分),已录取
版权 | 木铎考研(ID:muduoedu)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其它一切机构转发,需要转载请先联系授权

行动很重要,但思考比行动更重要
——2019武汉大学MJC考研经验
备考时看了无数的经验贴很有帮助,现在也写下一份希望能帮到学弟学妹。因为我算一个方法派考生,喜欢总结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对我很适用,学弟学妹也可以看自己情况进行改良哈。但一定要记住,方法很重要!方法很重要!方法很重要!
先说下我的个人情况,本科北方二本(高考擦线可以进的最普通的那种...)艺术生,三跨备考,最后一战进入武大新传MJC,初试成绩:英语66 政治71 专业一122 专业二119。大三前从没想过考研,一次在央企实习的经历,让我重拾读书的热情,有了考研的打算。备考中我也走了一些弯路,个人认为考研这条路中,第一要看清自己,其次要认清方向,最后努力。
在这里想说,武大真的不歧视本科,只要你好好准备,这将是一场公平的比赛。

我前半年都在准备另一所学校,九月份才换到武汉大学,择校上也走了不少弯路吧。其实关于择校,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向往哪所大学,没有好考的学校,只有你想拼命去考的学校。梦想和向往的力量真的很可怕。
其次是学校的相关信息,今年很大一部分学校的新传都有缩招,所以学校的招生名额是很重要的信息。我换学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前一个学校缩招太严重了,再加上我对于武大也有一种向往,所以在九月份决定备考武大。
英语
我英语和政治的学习报了某某辅导机构,想说,真!的!没!用!那些机构的课网上完全有资源。而且我去报名时,那里的老师问我高考英语成绩(我60+)然后告诉我高考英语110+才建议报考211以及985。所以我对这所机构完全没有好印象。英语作为最简单的一门语言并不难,只是很多人没有养成学习习惯,我考前模拟英语都在75—80分,但考试时太紧张,走神了很久...所以最后只考了66。
我从前一年的冬天开始背单词,一天500个,翻来覆去的背,还跟了一个薄荷阅读,没事看看外刊,看不懂就查单词。
9月份后开始刷真题,因为时间问题只刷了英语二(开始的早的朋友可以从英语一开始刷)把所有的真题刷三遍,最后将真题阅读全文翻译,并对照答案纠错,记忆。这个方法坚持下来会有语感,我完形填空基本就不怎么思考,可以拿7–8分,因为对真题太熟了。(和英语大神比起来我很辣鸡了...只希望能帮到和我一样的英语菜鸟)
12月之后背作文模版,这个必须要背,大作文我自己整理了一套模版,小作文我直接背的一些机构的资料,考试时最后只剩5分钟给我写小作文,但我模版背得太熟了,所以就在规定时间内写完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能做好的准备一定要尽善尽美。
政治
政治从前一年开始复习,前期我就跟着网课听课,我听的是任雁翔的政治,其实谁的都一样,听课只能给你一个初步的框架,最重要的还是客观题。得选择题者得天下。
1000题出来后开始练客观题,初步估算我做了10000+道选择,客观题这里,我有一套学习方法,但是不是特别易懂,我就简单说一下,首先对于1000题类的书我准备了三本,然后每本刷三遍。第一遍做在纸上,对错误的题标记;第二遍刷第一遍做对的题,再将错误的进行新的标记;第三遍将所有带标记的错题刷一遍。这时候就得到了你的“错错题”,然后在答案册中将这些题用不同的记号笔勾画,答案册就变成了你的“错题集”三本书都以这样的方法整理,每天额外用半个小时看自己的“错错题”。
十一月中旬左右,各个机构都出了押题卷,我买了市面上所有的押题卷,继续刷选择题,每天模拟一套,当时学习压力很大,刷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当作乐趣。
肖四出来后,开始背肖四,一定要全文背诵,这个真的没多少,每天背一会,我到考试前背了5遍,考试当天四点起床背了一遍,到考场题目基本都押中了,就充满自信的写就ok。
专业课
絮絮叨叨终于到了专业课,我成绩主要是靠专业课提分,专业课的准备至关重要!我觉得334和440没有太大区别,我就一起准备的,最后再额外补充了一些440的资料进行背诵。
我前一年冬天开始看书,一直到5月份之前,基本是在读书、积累。先从教程类的入手,再到名人著作,先后看了50+本。不同的书阅读方法不同。
第一种书是教程类,需要制作思维导图,举个栗子,像郭书、刘书这两本我至少精读了7遍,读第二遍的时候我就会做笔记,从《传播学教程》入手制作思维导图,再把刘海龙的《范式与流派》中的知识补充进去,后来又补充了许静老师的《传播学概论》、李彬的《传播学引论》,总之把所有教程类的书总结到一张思维导图中,这是——传播学思维导图。我最后关于传播学、新闻学、广告都制作了这种思维导图,后期复习很有用!

(▲ YY学姐制作的思维导图)
第二类书是名人专著以及新媒体类,这类书的阅读至关重要,因为武大很多考生都是单纯背传播学教程,但这样答题思路不够开阔,这类书我读起来很快,前半年基本上最慢一周一本+读书笔记整理,薄一点的2–3天一本,重要的是开拓思维和眼界,这里的整理的读书笔记最后也帮了我很大忙。再举个栗子,笔试大部分题是需要你论述自己的观点,这时我往往会引用一些当代学者的观点来佐证我的论点。

(▲ YY学姐整理的读书笔记)
6月我开始制作专题笔记,这个阶段我就是看论文,然后整理专题,一方面整理出属于自己的专题笔记,方便以后的复习、记忆;另一方面,也对老师的研究方向、观点有个大致的印象。我的专题笔记包括基础专题和热点专题,共计600页...之后有了这两本笔记,就可以仗剑走天涯了,课本基本不需要了。

(▲ YY学姐的专题笔记)
9月,第一件事就是背诵啦,文科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记忆了,看再多东西自己写不出来也没用。我本来就特别不喜欢背课本,觉得有点死板,但是我翻了很多经验贴,惊恐的发现,大家都在背传播学教程和单向度这两本书,很多学长学姐甚至8—9遍,一字不差,当然我没那么厉害...本来我想既然要考武大,就跟着大家一起背吧,但是我背了一上午只背了半页,这个方法不适合我,果断放弃。但背还是要背的,我就改去背笔记了,两本课本的笔记,以及自己整理的笔记,还有一个称得上我的“葵花宝典”的小本本,这个小本本上记着我每次在看书或者论文时积累的一些学者观点和立场,从传播学者到社会学家,我把这些句子和观点按照答题方向进行分类,然后记忆,考试时再用这些学者的观点对自己的论点加以佐证。(我刚刚说的读书笔记,在这个时候就至关重要了)举个栗子,在提到“新媒介赋权”时,可以写“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过去被动的受众变成了学者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描述的‘产销合一者’prosumer,......”
我自己也觉得自己说的有点抽象,学弟学妹不懂可以再问我。 9月开始后, 第二件事就是练真题,一天我抽出一小时来练真题,一天一道到两道,前期不会可以开卷。还有练习新闻实务,从评论、消息改写,到广告、节目策划,每个都练习3—4个,再根据自己的问题着重训练。
11月我开始背440的一些基础知识笔记,这个没有诀窍,就是背,从九月开始我每天的背诵时间加上练真题的时间在8个小时以上,英语政治都分配为2—3个小时。
12月,这时候的重心放在英语、政治上背诵,专业课我是隔一段时间然后抽三天把专业课所有内容背一遍,12月我一共有6天在背专业课,但“葵花宝典”每天都有背,还有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模拟考试,12月我模拟了去年和前年的考试,包括英语、政治、专业课,按着时间闭卷做题。然后调整心态,培养自信,告诉自己,你能行。
复试真的不歧视本科学历,只要你准备的充分、完善,就OK 。
复试主要是英语口语话题小组讨论合专业课面试。其中最重要的决定成败的就是专业课面试,面试会有一个抽题环节,关于这个问题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热点,但是我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没有离开初试考的内容,所以需要再复习一遍自己的专题笔记,BUT这个时候“葵花宝典”就别用了,老师会深入追问你的,除非你对于部分学者和书真的特别了解,那就很加分了。
英语口语比较简单,英语好的同学可以张口就来,底子差一点的同学也可以像我一样,准备模版,然后背的很熟,然后口语用一种交流的语言表达出来。


YY学姐说: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真心希望能够帮到备考武大的学弟学妹。有些地方我可能写的比较抽象,学弟学妹还有疑惑也可以继续问我。 最后还有一句话,想送给大家:行动很重要,但思考比行动更重要。我从来不觉得要为考研这件事付出100%的努力,但是至少要付出70%。
加油,樱花很美,我等你。


(该图片来源网上,侵删)
编辑 | YY 学姐
策划 | 墨墨学长
主编 | 元元学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