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汀阳:渔樵与历史 | 文化纵横
相关推荐
-
王长华:从“水乳交融”到“泾渭分流”(二)
2019年第7期||总第270期 · 从"水乳交融"到"泾渭分流"(二) --对"文史互生"现象的历史考察 王长华 · "文史不 ...
-
叩问历史之道
<历史·山水·渔樵> 赵汀阳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读书者说] 历史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人们乐意相信,纷繁世事中流转着永恒之道,相信是非曲直自有千秋公论.明代大儒 ...
-
赵汀阳、张志强、吴飞、唐文明、先刚、杨立华||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从《历史·山水·渔樵》说起(上)...
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从<历史·山水·渔樵>说起(上) 赵汀阳 张志强 吴飞 唐文明 先刚 杨立华 (原文刊发于<船山学刊>2021年第3期) 主持人: 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 ...
-
赵汀阳:历史、山水及渔樵 | 西东合集
以历史为本的中国精神世界使精神从上天落实为大地上的问题,同时也使大地成为社会化的俗世而失去原本作为自然的超越性,因此需要在大地上重新定义一个超越之地以满足精神的超越维度,于是,在社会之外的山水就被识别 ...
-
赵汀阳、张文江丨渔樵与历史
2019年底,三联书店推出了赵汀阳新作<历史·山水·渔樵>.此书将山水.渔樵作为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密码或关键意象,尝试提出一种"渔樵史学".2020年初,受湖南省博物馆 ...
-
赵汀阳:为何中国人总想“得道”, 却又不愿超脱?| 文化纵横
✪ 张文江 |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导读]近期,多地纷纷迎来今冬初雪.与雪天有关的诗歌创作中,唐代柳宗元在<江雪>一诗中塑造的遗世独立的"孤舟蓑笠翁"形象,对后世产生了 ...
-
【观点】赵汀阳: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 ?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化研究的哲学语法 在今天很流行的所谓"文化研究"一般被默认为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既有社会科学成分,又有人文知识成分,但其中似乎比较 ...
-
赵汀阳:我为什么要研究山水和渔樵?
一个实验性的文本 (文章节选自<历史·山水·渔樵>"前言") 一个文明的关键词库意味着理解这种文明的线索,类似于开门的密码,关于关键词的哲学-语言学-人类学研究就相当于 ...
-
赵汀阳:哲学的历史命运及其自我反叛
作者赵汀阳|转自<哲学人>微信公众号,ID:philosophs 1.第一哲学问题 时至今日,罗蒂20年前在<哲学和自然之镜>一书中对哲学的重新定位仍然是哲学的一种未决选择.罗 ...
-
赵汀阳:渔樵何人
根据传说,渔樵是山水之友,"话不休"地谈论历史.这个意象暗示着渔樵具有以山水为时间尺度的历史评论人的理论身份.为了理解渔樵的理论身份,我们首先需要分析,在渔樵获得理论身份之前,渔樵 ...
-
专访赵汀阳:世界图景中的中国思想
作为一名高质量产出学术成果并为社会大量发声的学者,赵汀阳似乎在学术研究与社会生活这两者之间达到了某种平衡,以身处世外的方式去观察这个世界,质朴地以中国自身逻辑来讲述自身故事,给世界提供一些普遍性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