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隐没不现

(0)

相关推荐

  •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赏析 / 严勇 .音频 / 张佳 译文 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离去,离去就会远去,远去后又返回本原. 赏析 这是老子讲"道"的必然性.普遍性.独立性的一句话. 何为道?其实道是无法 ...

  • 读《道德经》十年 我得到的觉悟

    参禅悟道,方知死生契阔. 静坐复观,始觉天地浩瀚. 天地之间,唯湖心一点,水天一色,五行自行流转成五彩而混为一. 1.作者简介 <辞海>云,老子,春秋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2核心观念: 作 ...

  • 道德经首篇新解

    人类貌似总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道德经自古以来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被各派文学大家解释得无比复杂,貌似不如此,不足以说明他们学富五车.其实我们脱掉它神秘的外衣,就会知道,老子不过是想告诉我们万事万物 ...

  • 《周易》易象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世界上一切东西都可以表现为"象","象"可表示万事万物.因此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象",它同我们的生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周易&g ...

  • 学习易经后,它将会全面提高你的思维水平!

    学习易经之后,我敢保证你的思维水平一定会吊打你未学易经之前的自己,你不用跟别人比,你就跟自己比就可以了. 学习易经,每个人感悟不一样,我下面简单列举几点. 一.预测思维 <礼记·经解>对& ...

  • 名家评诗每月专栏 | 第三十四期

    名家评诗每月专栏 第三十四期 一日不书 百事荒芜 <编  者  按> <名家评诗每月专栏>每期从平台诗歌作品中选出6篇优秀诗歌,敬请著名诗人.诗评家.国家一级作家.<诗歌 ...

  • 在天为玄

    ​在天为玄: 天玄 人身之精 至真之要 在乎天玄 玄者 水色也 天一之义 至真之要 重在精也 玄: 自然界 深远微妙 化生力量 本段以 阴阳化生五行 作为基本观点 着重从事物的 五行属性归类和 五行生 ...

  • 《道德经》第十五章 道隐没不现,有道之人深藏不露

    (一),经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miǎo)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qiǎng)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yǎn)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

  • 道德经第十四章:修道遇到瓶颈期,就读本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道德经第十四章:修道遇到瓶颈期,就读本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道德经三十四章——大道汜兮

    这一章继续对道进行赞美,进行美誉. 先贴下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 ...

  • 《道德经》第四章道体虚空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yíng).渊(yuān)兮(xī),似万物之宗.挫(cuò)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zhàn)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是广大的,其作 ...

  •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解析

  •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

    这一章阐述了做人的道理,这种道理,从过往几千年来看,也是刻录在国人骨髓的,也是国人内敛的一种性格表现. 先贴下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 ...

  • 道德经第十四章解析

    道德经第十四章解析

  • 道德经七十四章——民不畏死

    这一章节与前文民不畏威相承,继续告诫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先贴下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

  • 道德经第十四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十四章 道体无相章\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