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急后重
相关推荐
-
88%的直肠癌曾被当成“痔疮”——这种悲剧仍在天天上演!
"十人九痔",可见痔疮的发病率非常高,上至耄耋老人,下到黄口小儿,都可能患上.我国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发病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可见"十有 ...
-
乌梅败酱治肠炎: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6克,木香9克。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 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
乌梅败酱治肠炎 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
-
里急后重的偏方
痢疾有一种常见的症状就是里急后重,里急后重是中医才有的说法,意思就是要拉肚子时候的一种表现,里急就是肚子急,后重就是肛门有了便意.导致里急后重出现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饮食不当或者是外邪入侵和脾胃虚弱等 ...
-
“白头翁汤”加减治疗下利脓血、疫毒痢疾、腹痛灼热、里急后重
大肠者,与肺为表里.肠痢者,火克金也. 君药:西洋参7g,生北芪7g,紫丹参7g. 臣药:白头翁12g,川黄连12g,川黄柏12g. 佐药:苦秦皮10g,蒲公英10g,金银花10g. 使药:车前子10 ...
-
缓解腹痛 里急后重 痢疾 现代方剂——白头翁汤应用介绍
缓解腹痛 里急后重 痢疾 现代方剂——白头翁汤应用介绍
-
里急后重中医辨证
排便前腹部疼痛,欲便而迫不及待称里急:排便时窘迫而排出不畅谓后重,二者同时并见合称里急后重,是痢疾病证中的一个主症.里急后重一词,最早见于<难经>,五十七难谓:"大瘕泄者里急后重 ...
-
脘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痢下赤白,里急后重
组成与用法 [方源]<内外伤辨惑论>"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 [组成]大黄 一两 [9g] 枳实 麸炒 神曲 炒 各五钱 [各9g] 茯苓 黄芩 ...
-
中草药名方大全 > 汤类10篇神昏错语泻火通便 糖尿脑炎肺炎暑热 失精梦交自汗盗汗 补脾胃益精气骨节痛 四肢厥逆宣通上下 赤痢下血里急后重 滋阴清热百合病 肺气壅滞咳嗽气喘腰膝浮肿小便淋涩 怔忡 肠风下血
所谓中草药,是中医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 ...
-
什么是,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 这是临床消化科常见的一个症状, 里急呢, 就是腹痛窘迫,时时欲便, 肚子不舒服,就想上厕所,而且还特别的急. 后重呢? 就是 便时肛门重坠,便出不爽,便后还感觉没排干净,经常有便意. 就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