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大意第二

(0)

相关推荐

  • 新本伤寒杂病论(一)

     新本伤寒杂病论目录 平脉第一 辨症第二 论治第三 辨伤寒表证脉症并治第四 辨伤寒太阳病脉症并治第五 辨伤寒阳明病脉症并治第六 辨伤寒少阳病脉症并治第七 辨伤寒太阴病脉症并治第八 辨伤寒少阴病脉症并治 ...

  • 脉有阴阳

    ​脉有阴阳 阴阳脉析义 阴阳是中医学 阐释人体生理病理. 指导诊断治的基本纲领 张景岳: 医道虽繁 一言蔽之 阴阳而已 <内经> 作为 中医脉学渊薮 其在: 分析脉理. 阐述脉法. 分类脉 ...

  • 《千金翼方》诊脉大意第二

    问曰∶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皆有动脉,而独取寸口者,何也?扁鹊曰∶昼夜漏水下百刻,凡一刻一百三十五息,十刻一千三百五十息,百刻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下一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 ...

  • 《千金翼方》妇人积聚第二

    方一十三首 牡蒙丸 主男子疝瘕,女子血瘕,心腹坚,积聚,产乳余疾,小腹坚满贯脐痛,热中,腰背痛,小便不利,大便难,不下食,有伏蛊胪胀肿,久寒热胃管有邪气方∶牡蒙 苁蓉 乌喙(炮去皮) 石膏(研) 藜芦 ...

  • 《千金翼方》少阴病状第二

    四十五证 方一十六首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欲吐而不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虚故引水自救.小便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其人小便白者,下焦虚寒不能制溲,故白也.夫病其脉阴阳俱紧 ...

  • 《千金翼方》缔创第二

    看地形向背,择取好处,立一正屋三间,内后牵其前梁稍长,柱令稍高,椽上着栈,栈讫上着三四寸泥.泥令平,待干即以瓦盖之.四面筑墙,不然堑垒,务令浓密,泥饰如法. 须断风隙,拆缝门窗,依常法开后门.若无瓦, ...

  • 《千金翼方》大补养第二

    论一首 方八首 论曰∶病患已成,即须勤于药饵,所以立补养之方,此方皆是五石三石大寒食丸散等药,自非虚劳成就偏枯着床,惟向死近无所控告者,乃可用之,斯诚可以起死人耳,平人无病,不张仲景紫石寒食散治伤寒已 ...

  • 《千金翼方》诸散第二

    方九首 论一首 九江太守散 主男女老少未有不苦风者,男子五劳七伤,妇人产后余疾,五脏六腑诸风知母 人参 茯苓(各三两) 蜀椒(半两,汗,去目闭口者) 栝蒌(一两半) 防风白术(各三两) 泽泻(二两) ...

  • 《千金翼方》胆病第二

    一十二法 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口中无味(一云苦眯目),恐畏如见鬼,多惊少力,刺足厥阴治,阴在足大指间,或刺三毛中. 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不安,身躯习习,刺足少阳治.阳在足第二指本节后 ...

  • 《千金翼方》诊痈疽发起处第二

    方一首 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歧伯曰∶略说痈疽极者有十八种. 痈发于咽中,名曰猛疽.不急治则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而死.其化为脓者脓泻已,则含豕膏,无食三日,已(一云无冷食.)发于颈,名曰 ...

  • 《千金翼方》诊四时脉第三

    春,肝木王,其脉弦细而长者,平脉也,反得微浮而短涩者,是肺之乘肝,金之克木,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肝,子之乘母,为实邪,不治自愈.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肝,母之归子,为虚邪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