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朴夏苓汤(古代经典名方1082)为治暑湿感冒之良方
相关推荐
-
化湿常用方剂的运用(三)
当湿温初起时,身热,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这就用到了藿朴夏苓汤,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都是运用于湿温初起的方剂,两方中的药味有相似之处,都有三仁,即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都具有宣上,畅中,渗下的功能,但不同 ...
-
气滞痞满证的理、法、方、药,这篇文章都讲清楚了
导读:脾胃气滞,是指中焦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滞而不畅的病理改变,行气宽中,是据脾胃气滞病机拟定的治法. [适应证候]以脘腹胀满为其主证. [病理分析]脘腹胀满,病在中焦,究其胀满之机,则与卫气运行受阻有 ...
-
济川煎(古代经典名方1063)治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
济川煎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原条文为便秘有不得不通者,凡伤寒杂证等病,但属阳明实热可攻之类,皆宜以热结治法通而去之.若察其元气已虚,既不可泻,而下焦胀闭,又通不宜缓者,但用济川煎主之,则 ...
-
易黄汤(古代经典名方1085)治带下病
易黄汤出自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山所著<傅青主女科>卷上.书中有关本方条文有两处:①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②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惟有热邪存于下焦之间, ...
-
半夏白术天麻汤(古代经典名方1081)治高血压等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清代医家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原条文为眩,谓眼黑,晕着,头旋也,故称头旋眼花是也.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 半夏白术天麻汤 ...
-
凉血地黄汤(古代经典名方1100)治内痔出血直肠癌
凉血地黄汤出自清代祁坤所著<外科大成>卷二.功效为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主治湿热侵入直肠,血络损伤,痔疮肿痛出血. 凉血地黄汤用生地养阴润燥:赤芍.归尾补血活血凉血,逐瘀生新:地榆.槐花凉血 ...
-
小续命汤(古代经典名方1032)
小续命汤出自<千金要方·卷八>.此方由12 味药物组成,治疗中风效果佳,备受历代医家推崇,遂得"续命"之名. 小续命汤重视风药在中风病中的应用,治法为"治风活 ...
-
苓桂术甘汤(古代经典名方1019)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第六十七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十六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十七条. 苓桂术甘汤用药四味,组方严密.方中茯苓健脾养心,利水渗湿. ...
-
105.古代经典名方(第一批)
105.古代经典名方(第一批) 目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 ...
-
半夏泻心汤(古代经典名方1007)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第149条文和<金匮要略>第17条. 半夏泻心汤是脾胃名方,本方的特点是"辛开.苦降.甘调",辛开胃滞(法半夏.干姜), ...
-
清心莲子饮(古代经典名方1041)
清心莲子饮为清心火,益气阴,止淋浊之名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文为治心中蓄积,时常烦躁,因而思虑劳力,忧愁抑郁,是致小便白浊,或有沙膜,夜梦走泄,遗沥涩痛,便赤如血:或因酒色过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