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知道而错过的喜欢的还有多少
01 爱上大部头
老妈住院,在医院看护的这几天里,终于有时间仔细翻看借来许久却一直没有读的大部头《中国罗布泊》。格格来医院看望老妈的时候,看到我抱着满是专业术语和带着经纬线的手绘地形图有些敬佩的说,你真可以,换做我是肯定读不下来的。
02 我不该是文科生
我拿起自己已经做了好几页笔记的大笔记本,向格格感慨,原来我到现在才知道,其实我很喜欢自然科学,可是中学的时候,因为地理课讲到有关黄赤交角和洋流部分的时候,我就开始彻底蒙圈,以至于地理考试的时候连续几道大题我因为一窍不通只能眼睁睁看着,无从下手,成绩出来自己都不忍直视。从那以后也就认定自己不适合自然科学类,决绝的选择了文科。
03 没有读万卷书 也愧对走过的万里路
如果没有改行进入旅游行业,如果没有家里小朋友一个劲儿问我花鸟鱼虫、山川河流,我可能会一辈子都不会再触碰有关地理地质的书,也正是因为看了这些书才知道,原来自己走过的路曾略过了多少饱含历史和地质变迁的内容,两眼茫然的“去过”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说是多么极致的讽刺。
04 我不太适合做行程
现在每次有人要我做个行程的时候,我真的很想问问他们,除了花钱散心,慕名而往,可曾想过为那些地方花些心思。
我当然不是要他们去查旅游攻略,虽然有些人写进攻略里的体验确实很花哨,但是毕竟人和人不同,天气、季节等自然因素,途中遇到的人和事对心情的影响等等,怎么可能完全拷贝那些美好的描述或糟糕透顶的体验。
我只是想如果有时间咨询假期几天可以玩儿哪些地方,不如多了解自己真正喜欢的地方,或者舍得把时间拿来细细地品味一个地方。
05 读着书旅行带来的回乡感
我之所以会抱着专业书籍了解罗布泊是因为斯文赫定。我好奇一个爱好地理的科考人员和我们普通人的旅行会有什么不同,细细看过他的笔记之后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在他们眼里哪怕糟糕的事都会令他们兴奋,因为当他踏上那片土地时,就像一个久未回乡的游子,他从书中牢牢记下的一切像画卷一样在眼前豁然展开那一刻,哪怕是一株芦苇,一块土台都是找得到印证的,更别说他的新发现。
06 一段有趣的对话
在与我崇敬的几位做自驾游的师傅的聊天中,听到一段颇有笑点的对话。大致是:
A师傅拿着一个客人从某大型自驾旅游攻略里找到的行程跟群里的同行打听一处跑了十几年车从未听说过的地方;
B师傅言之凿凿地说那个地方连当地人都不知道,放在行程里及其不顺路,白白花费时间为一个不知名的小景点,可以考虑放弃;
C师傅悠悠地对A师傅说,你拿那行程是我做的,你问那地方是我发现的,名字也是我取得,你们自然是不知道了。
我很荣幸那位较真的A师傅和花心思到极致的C师傅都是我的好友,他们就是我想说的,如果不能在出发前花些精力多看看有关当地的书籍,那就在路上多花些心思细细观察、品味的人。
07 不能明白活 至少活明白
人这一辈子一晃而过的东西太多,有时候甚至会不小心错过真正爱的人,就算扼腕叹息,我们还是会找出一万个借口搪塞我们的错过,到头来却不知道自己行色匆匆走完的一生最终是为了追寻个什么。
格格说人能明白活的日子并没有多长,所以至少应该活明白,遇到未知的花点儿心思弄明白,遇到感兴趣的就再深究一下,说不定就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
08 让孩子教会我们活明白
对孩子更是如此。我带孩子出去玩儿,孩子总会充当十万个为什么,有些问题还真是我从未想过,也不了解的,虽然当时我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为了给她一个负责任的回答,我会耐着性子为她查阅,才有了今天会为了一处风景抱着大部头的专业书,角角落落都不放过的爱研究的小狮子,也才有了我懊恼的感慨,早该好好学习地理、历史的,因为其实我非常喜欢。
未曾谋面的你最近是不是也跟我有同样的感慨,也说说你新近喜欢上了什么,聊聊你最近感兴趣的事,我喜欢和爱较真、认真活的人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