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翁同龢死后,为何光绪连个谥号都不肯给
相关推荐
-
走向共和:晚清“清流”到底有多无耻?翁同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北洋水师三炮轰掉一艘小船和三位点炮手的"杰出表现"让光绪皇帝心中大喜,认为"我大清国实实有了一支可以雄视远东的强大水师,朕从此可以安枕矣".于是,经慈禧太后同意 ...
-
晚清第一罪臣?你所不知道的翁同龢
相信很多人了解翁同龢还是在历史课本上,作为光绪帝的老师,在维新变法时期,翁同龢可谓风头正盛,被很多人认为是维新变法的大功臣.但是,又有人认为翁同龢是晚清误国误民第一罪臣.那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14)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书接上回...... / 我相信慈禧太后和她的那帮满族窝囊废们之所以能够忍痛割肉同意拨银子建海军,也是为了能让自己爱新觉罗的江山能够苟延残喘自己好继续奢侈腐败罢了. ▲慈 ...
-
翁同龢临终前作一首绝笔诗,短短20字,道尽晚年凄凉与无奈
说起晚清,大家就会不由得想起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其实,有一个人在晚清历史上分量也挺重的,他就是翁同龢. 翁同龢出生于常熟翁家,其父是道光年间的进士,咸丰年间的朝廷大员.翁同龢则是青出于 ...
-
翁同龢是不是奸臣?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62期: 在<走向共和>中,推动前半段剧情的发展,有两个重要人物,是不得不提的,一个是李鸿章,一个就是翁同龢. 两个人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既同朝为 ...
-
奏折威力有多大?李鸿章与翁同龢结下仇怨,北洋水师因此覆灭
看过电视剧<清平乐>的朋友想必留意到了,北宋朝官员给皇帝上书,写的都是劄子(读音为zhá zi), 劄子是北宋始出现的一种重要公文文种,很多人虽多多少少看过一些历史书,却对历史上的一些专业 ...
-
大清都亡了,此人还在为溥仪打下数座城池,死后被封个搞笑谥号
历史更是不断更替的,大清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末年,有这么一个人还希望清朝能够复辟,这个人就是多罗特·升允,一位满族人,更是清朝的拥护者,在清朝政府被推翻后,他依旧四处征兵,寻求其他王爷的帮助, ...
-
宋代传奇宰相,把皇帝和太后全得罪了,死后还获文人最高谥号文正
王曾 王曾是宋代中期的一个关键人物,他连中三元,一生三次拜相,又三次罢相,却依旧能活跃于政局中央.他为人正直,又善于保全,活跃于真宗中后期到仁宗前期.在真宗封禅事中,他官阶不大,所以只能委婉反对:在真 ...
-
光绪做了34年傀儡,不值得同情?帝师翁同龢:皇帝性格令人恐惧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在中南海瀛台病死,时年38岁.2008年,科学家们终于弄清光绪皇帝死因,死于砒霜中毒.长久以来,人们对光绪皇帝充满同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光绪皇帝4岁开始就成为了傀儡,他 ...
-
北洋水师的掘墓人,二代帝师翁同龢,他为何要借慈禧死整李鸿章?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7期: 慈禧皇太后执意要过六十大寿,还放出话来,谁要让她这个生日过得不舒坦,她就让谁一辈子不舒坦. 果然,第一个让她不舒坦的人出现了,他就是户部尚书阎敬铭,他明确告诉 ...
-
帝师翁同龢被罢官后,为何县太爷都敢骑他头上作威作福?
博古通达 文化,趣闻,演义 世界,生命,人文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故,多读书,多思考 午休读点书 来源 | 头条号满楼书坊 光绪二十年五月十三日(1898年6月15日),翁同龢离开京 ...
-
两朝帝师翁同龢,颜体大楷书法作品欣赏,网友:字体和颜真卿无二
翁同龢画像 翁同龢的书法以颜体楷书著称,而且他的写的颜体大楷在当时无人能及,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翁同龢的书法.翁同龢喜好用较古字体,如遗.朙的写法,但其己受俗书冲击,其本人也写过干禄碑,这种问题往往是书 ...
-
“两代帝师”翁同龢的颜楷方正端庄大气磅礴
果佐 "两代帝师"翁同龢的颜楷方正端庄大气磅礴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江苏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 ...
-
两代帝师翁同龢楷书,平淡中见精神!
翁同龢(1830-1904),江苏常熟人.字叔平,号松禅,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翁同龢早年从习欧.楮.柳.赵 ...
-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世无古贤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的一副对联。可以解释为,古今圣贤都具大气度,遇重大事件时,沉着淡...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世无古贤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的一副对联.可以解释为,古今圣贤都具大气度,遇重大事件时,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对裕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