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14)

(0)

相关推荐

  • 流水账12月10-11日|日常

    12月10日   早上醒来已经7点,很少见的情况.最近确实疲惫不堪.有些担心明天凌晨闹钟能否叫醒我. 醒来看煮酒读书群,在谈论诗歌的引领作用.我写了一段: "文以载道是一种传统. 文未必载道 ...

  • 印花税趣史:清代印花税票的来龙去脉

    收藏 分享 印花税趣史:清代印花税票的来龙去脉 原创2021-06-05 23:44·扶摇中国风 公元1896年,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清朝光绪二十二年,这一年的农历六月十四日,一封奏疏成为了朝廷上下热议 ...

  • 黎元洪不过一协统,有何资格被推为湖北都督?他还控制着长江舰队

    黎元洪 图片来自网络 说起黎元洪,相信很多人都会从鼻孔中发出一声嗤笑:不就是那位'床下都督'嘛! 还有很多人会感叹,革命军中无人哪!不然,大好的机会岂会落到黎元洪的头上?让他白捡了个便宜!好好的革命成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1)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当病榻上的李鸿章已经油尽灯枯大限将至时,他心里最放心不下的不是围在床前一脸悲容的李家子嗣,而是那已经被列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2)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十年寒窗苦读,李鸿章将全部的身心倾注到了无尽的书海之中.昔日的弱冠少年业已成年,李鸿章踌躇满志的蹉跎着岁月."学而优则仕",如果不将自己的平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3)

    一个人初出茅庐总不免心高气傲,那布满全身的荆棘还没有经过社会的丝毫打磨.尤其像李鸿章这种心比天高急欲建功的愣头青更容易扎伤别人,所以朝廷让他回家丁忧为父守丧就一点也不奇怪. ▲李鸿章父亲回乡办团练,死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4)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曾国藩并没有马上对李鸿章委以重任,让他率大军攻城拔寨.而是先让他充当幕僚,做文案工作,然后慢慢对他性格及自身所存在的一些缺陷耐心打磨. ▲湘军 李鸿章爱睡懒觉,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5)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李鸿章此举完全是冲动下的非理智行为,以当时的情境来看,他李鸿章想大展宏图,成就一番事业,也只有在曾国藩这艘大船上才有可能劈波斩浪. 论学问,曾国藩修养之深厚自不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6)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此时的上海陷于太平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长江下游的战事吃紧,形势愈发紧张.朝廷的圣旨一道接一道,曾国藩的眉头越锁越紧.自己自打统兵以来,也只是在长江上游与太平军激战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7)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要论述李鸿章在平定太平军的显山露水大放异彩,那么他的对手自然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李秀成,太平天国后期最优秀的将领,英勇.善谋.爱护士兵,他虽是败军之将,但个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8)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其实"常胜军"的战斗力绝对是可以拿出来说道说道的,他们不仅武器装备先进,各项制度更是优于清军.在李鸿章来上海之前,正是这支队伍死扛着太平军的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10)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公元1799年2月7日,清高宗弘历(乾隆帝)在各地农民起义此消彼长的无奈中手指苍穹,无奈而终.自此大清王朝的颓势一发不可收拾,嘉庆.道光两位皇帝也是在面对风起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