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不反对宗教,为什么偏偏打压全真教?
相关推荐
-
消灭张士诚后,朱元璋决定北伐元朝,制定北伐战略,发布讨伐檄文
消灭了张士诚的势力后,朱元璋控制了汉水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是当时全国人口最密集.物产最富饶.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除了朱元璋,当时南方的割据势力有:浙东的方国珍.福建的陈友定.两广的何真.四川的明昇 ...
-
明太祖八次北征:永清沙漠,在此一举?
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一批批来自北方的契丹大军开拔进了今天的北京.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别担心他们不是来打仗的.这是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在履行自己三年前的承诺,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大辽皇帝.尽管后继 ...
-
揭开朵颜三卫的画皮:战斗力弱鸡的部落,不配朱棣向他们割地借兵
前言:说起朵颜三卫,恐怕有不少人会立刻眼中放光,自动将其等同于神秘而强大的雇佣军.据说当年明成祖起兵靖难,就是靠欺骗弟弟宁王才得到了朵颜三卫对自己的帮助.从而横扫天下,成就霸业.还有一种说法,朱棣许诺 ...
-
明太祖朱元璋的26个儿子
明太祖朱元璋的26个儿子 1.朱标:皇太子,年38岁,建文帝的父亲. 2.朱樉:秦王,西安,被宫人毒死,年40岁. 3.朱棡:晋王,太原,年41岁. 4.朱棣:燕王,北京,建文四年登基称帝,年65岁. ...
-
全宁之地
现在的翁牛特旗政府所在地乌丹镇,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的名字,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全宁"了-- 鲁王城的由来 在前几期里,"赤峰记忆"为您介绍了,今天的翁牛特旗乌丹 ...
-
朱棣为何恩将仇报,北征蒙古将朵颜三卫剿灭?三个原因透露出结果
明太宗朱棣倘若泉下有知,看到题主的问题,绝对是龙颜大怒,拍案而起:又是张廷玉说先是朕卖国割地,后又恩将仇报,对不对?这是谣言!朕不是.朕没有.尔胡说! 张廷玉在<明史列传·卷二百一十六>说 ...
-
明朝定都南京,寿命也许更长?天子守国门,根本没必要
明朝如果一直定都南京,持续时间会延长,还是缩短? 不妨做一个假设: 太子朱标回南京后大病一场,但是没有去世,朱元璋父子都以为不吉,是上天示警,于是当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去世后,太子朱标顺利接班,不再考虑迁 ...
-
山西600年的全真教道观,祖师爷丘处机一言止杀,掌管天下宗教!
山西600年的全真教道观,祖师爷丘处机一言止杀,掌管天下宗教!
-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看好的李景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表现的那么不堪?
朱元璋并没有看走眼,李景隆的军事能力并不弱.但是他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大有"内奸"的嫌疑.笔者打算从李景隆的出身,他和朱棣的关系,以及靖难中的实际表现这三个方面着手,来聊一聊他究竟 ...
-
明太祖朱元璋(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别名朱重八.朱国瑞.朱洪武.洪武帝,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结束民族压迫制 ...
-
衍圣公在明朝建立之初依然想着骑墙?看明太祖朱元璋如何教育孔家
前言: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汉朝开始独尊儒术之后,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老祖宗,其子孙后代在历朝历代都获得了极高的礼遇和尊崇.哪怕是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依然需要给"衍圣公&quo ...
-
李自成的大顺正是取用了刘伯温的的预言故事,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曾让刘伯温进行占卜,伯温说道:“遇顺则止”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明确记载的就有五六千年,在这期间,数不胜数的朝代在更迭,而且中国历来幅员辽阔,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之下,多个政权并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样一纵一横两类方式的政权交替,造成了古 ...
-
明太祖朱元璋大宴群臣,大家都很高兴,刘伯温看菜便知大难临头
引言: 在历史上,但凡是改朝换代,都不是一个人能够轻松办到的,因此但凡是开国皇帝,身边都会聚集着一帮文臣猛将,这些人都为王者霸业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了一个王朝的开国功勋.虽然他们得到了所有的荣 ...
-
那些年,明太祖朱元璋写过的诗词哈哈
无题 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阳宫. 大明日出照天下,五湖四海春融融. 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金鸡报晓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 ...
-
明太祖朱元璋儿子们的结局1、朱标:至正十...
明太祖朱元璋儿子们的结局 1.朱标: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生,洪武元年(1368年)册为皇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薨,年38岁,谥懿文.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