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五)
相关推荐
-
中考495分,短板数学逆风翻盘,如愿以偿考入华师一附中
495分,中考成绩一出来,孟楚问就第一时间发给了武汉大方初中部赵益清校长,因为这个成绩来源于赵校长的鞭策! 疫情之前是孟楚问的规划升学路线是上大方国际高中也就是去加拿大上高中,疫情之后他们全家决定参加 ...
-
如果当老师,教哪个科目的老师压力不大?
部分人认为,美术老师是老师中的皇上!不用备课,作业轻松,不考试,无压力.上课几句话一讲,就叫学生画画. 音乐老师是教师中的宰相,一人之下(美术老师,比起美术老师来,音乐老师用嗓量大,教的时间长),万人 ...
-
回忆我的中学老师们
文/钟良行 一路走来,感谢一生中遇到的许许多多的良师!没有他们,我不会由顽劣转为乖巧,更不会懂得如何去学习,不会懂得学习的意义何在. 老师们,我会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你们的一颦一笑:我更会怀念你们,怀念 ...
-
初中,养料丰沛的灌浆期
初中,养料丰沛的灌浆期 唐建新 小学毕业,自己就曾经打算到农村去做一个能够做植物嫁接的米丘林式的新式农民,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在1962年和1963年都听说出身不好的学生是不 ...
-
县城的龚老师想回农村
文/龚桂香 教师,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而所有生活在县城中的,有这样一个群体,更能体现城乡结合部的荒谬和无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和满足,那就是--县城教师. 当年为了从农村考到县城,终日费尽千 ...
-
独家 | 苏北某校如此应对家长诉求!家长:我孩子不是试验品!
[往期回读] "丁中广祥"公众号2018年度分析报告 2019年,你该怎样做老师 一位扬州中学高中生的新年献辞,惊叹国人 江都一老师让学生抄课文变相体罚? 老师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 ...
-
昨日记||曾经最美,风采依然
笔记时间:2021年7月2日 笔记地点:白沙小区 全文4节,约1400字,有删节 云雨.摄于通城县塘湖镇 01 一早得知云溪学校6月30日参考县一中奥赛班七年级考试的7名学生中有3名考取了,姓名是丁靓 ...
-
就刚刚!扬州中考大市760以上高分出炉,树人西梅中均上榜!
2018扬州中考放榜啦! 在紧张而又激动的等待中 根据小编了解到的情况 760分以上的,主城至少2个学生他们是 树人学校 初三(3)班 王毅阳 中考分数:763分 具体为语文143,化学97,数 ...
-
[欢迎专家老师们来上课~]每日一句5.8摘
陈妙可<有趣的公开课> 学校里面有许多学生,许多班级和老师.红梅班经过了师生共同努力,迎来了两位聆听者. 第一堂是语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听着听着我也好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呀!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十五
汉源的袍哥"舵把子" 解放前,西康的袍哥势力很大,掌门的"舵把子"把一方"吃干". 汉源的袍哥"舵把子"杨仁安"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二十五
清溪(八) 羌兵入境,战端即开.州里令本路兵马都监高晃前去捍御,此人骄而无谋,又素与准备将冯德不和.到四月二十二日,两人才分兵出战:高领兵五百七十二人,加上五十多名土丁,共六百余人在盘陀下寨:冯领西兵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三十五
立曲河上品"雅鱼" 立曲河是雅砻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海拔约4400米的康定与道孚交界的柯哲德沼泽中.流经康定县塔公区的龙古.拉弄,营官区的东俄洛.瓦泽.呷巴.甲根坝.朋布西,沙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四十五
走进"旄牛国"(一) 西康的省会在打箭炉,即今天的康定. "打箭炉(康定)就是'古旄牛国'". "旄牛国",在"炉边"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五十五
走进"旄牛国"(十一) 在玉龙西牛厂上 (三) 据说,以往牛厂娃(牧民)是不十分看重这些个东西的,剪下牛毛为的是织帐篷.搓绳子,求个"自给自足".至于那些牛绒什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六十五
寻找"西吴国"(四) "西吴国"之说 贡嘎大雪山深处的色巫绒,在木雅人心目中,是个"藏龙卧虎"出英雄的神圣之地. 藏语的&quo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七十五
"木雅"历史(八) 木雅王(2) 传说终归是传说,而历史就是历史,让我们还是回到"历史".在巴蜀书社新近出版的任乃强.任新建先生所著的<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 ...
-
信马由缰话当年 · 我的生活琐记(十五)
本文作者:张孝 有趣的童年(中) 童年的后大滩,冬天似乎雪比现在多,天比现在冷,室内取暖成了人们的一大难题.入冬不久,家家户户窑洞的后墙和与之相连的弓型窑顶就开始结冰,说它是冰,又不像地面上的冰那样光 ...
-
回乡探亲琐记(五)
本文作者:谢江 了解乌兰哈页村民现状 车马大店往东就是公社卫生院,马大夫.贾大夫,石大夫.荣大夫两口子都在那里,时常会想起他们.听说马大夫回了河北老家,贾大夫故去了,石大夫两口子都去了集宁,石大夫当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