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8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中原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相关推荐
-
我亲历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石峁东门址2013年度发掘后全景(图片来自王炜林) 那一年,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老所长.新中国考古学的泰斗--夏鼐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出版.那是他将自己在日本进行的六场讲座的内 ...
-
许宏:二里头与中原中心的形成——“二里头考古与中国早期文明”笔谈(一)
作者:许宏 来源:<历史研究>2020年第5期 编者按: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国家形成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对延伸中国历史轴线.增强中国历史信度.丰富中华文明历史内涵意义重大 ...
-
姬英明:仰韶文化的核心区域在灵宝轩辕台一带
姬英明先生认为,在灵宝的北阳平遗址和西坡遗址区域,以"轩辕台"和"铸鼎原"为中心,面积在10万平米以上的大遗址,有连绵53处之多的阳平镇一带,才符合中华文明大爆 ...
-
仰韶文化为什么地位这么高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魏兴涛 日期:2021-11-05 ■魏兴涛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魏兴涛在郑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网络讲座中,以<仰韶文化与黄河史前文明探索>为题,介绍了仰 ...
-
第1535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召开陶寺遗址考古工作现场会
现场考察 专题研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召开陶寺遗址考古工作现场会 X 11月11日,中华文明探源及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陶寺遗址现场工作会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 ...
-
第1554篇 遥感技术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应用
遥感考古,就是通过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地表及地表以下考古遗迹的信息(如电场.磁场.力场.电磁波.地震波.声能等),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特征.即利用遥感图像或其他遥感信息辅 ...
-
第1463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 ...
-
第1472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九个考古项目郑州有五
五千年华夏文明,根在郑州? 五千年华夏文明,根在郑州? "华夏文明究竟起源于何时?华夏文明史到底几千年?"有专家称,这一重大课题,有望在郑州破题.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方燕明认为, ...
-
第1478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新进展
<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的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概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 ...
-
第1482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天水启动
本报2007.4.6天水讯(记者李天伦)伏羲文化和大地湾文化告诉人们:8000年以前,在天水就存在着一个当时很先进的原始村落.如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将目光投向天水,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研究.4月2日 ...
-
第1485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工作会议在考古所召开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自2006年底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为了总结经验,促进交流,加强合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工作会议于20 ...
-
第1486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顺利完成
据国家文物局有关部门近日介绍,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夏商周断代工程"完成基础上设立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课题已初步完成,取得 ...
-
第1523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期正式启动
(记者翟群)"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2011年5月6日在北京召开.这也标志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期正式启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1年由科技部组织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