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行“道”考略(上)

(0)

相关推荐

  • 战国纪(夏)十三

    周显王十三年.秦孝公六年.鲁共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56年] 鲁共公.宋桓公.卫成侯.郑厘侯(韩昭侯)朝魏.[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史记.魏世家索隐]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 ...

  • 战国纪(夏)十四

    周显王十六年.秦孝公九年.鲁共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53年] 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史记.魏世家]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 ...

  • 3.汲冢纪年存真序全文翻译解释

    秦政焚书,三代事迹泯焉.越五百岁,[古文纪年]出于汲县冢中,而三代事迹复约略可观.学者锢于所习,以与[太史公节]及汉世经师传说乖牺,遂不复研寻,徒资异论. 越六百岁而书复亡.亡于北宋,说详后.,不知何 ...

  • 战国纪(秋)六

    周显王四十年.秦惠文王九年.鲁景公十五年[公元前329年] 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史记.张仪列传] 苏子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qu ...

  • 战国纪(秋)十

    周慎靓王二年.秦惠文王更元六年.鲁平公四年[公元前319年] 成侯邹忌卒.[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靖郭君善齐貌辨.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孟尝君又窃以谏, ...

  • 孟子行“道”考略(中)

    戊.宣王相当重视孟子,重视之原因在于匡章.<史记·燕召公世家>云"诸将谓齐愍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55]又<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哙既立>云&qu ...

  • 孟子行“道”考略(下)

    具体来说这些"士",也就是奸佞宠臣.他们的代表有盖大夫王驩(后为右师).陈贾(赵岐<注>云"齐大夫也"[104]).孟子与这些实权派或当面冲突或背后 ...

  • 传世颜真卿楷书碑志著录考略(上)

    朱关田 <颜真卿书迹著录考略>凡考得一四七则,其中书迹传世或历代著录明言"正书(楷书)"者为大端.兹以颜真卿楷书碑版墓志之凡见书迹传世者,对旧撰文字略作删订,以书迹著录 ...

  • 语文 | 明知道考不上重点中学,也要把语文学好,你会感谢老师的这些建议……

    有家长和我说,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也就这样了,考不上重点中学,上个普通中学,家长尽力辅导.资历平平的孩子怎么学习呢?家长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大部分学生遇到的.学校里的佼佼者,也就那么几位同学,学霸是少数的 ...

  • 《水经.河水注》卷二考略上(修订稿)

    摘要:本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百度地图.谷歌地球等工具着重空间维度的方位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相关考古资料为据进行细探甄别.通过宏观 ...

  • 《水经注》里的金沙江(上)---《水经.淹水注》考略

    △淹水出越巂遂久县徼外. 吕忱曰:淹水,一曰复水也. 淹水,即今与雅砻江合流以上的金沙江.在四川.云南间.东汉至南朝称淹水.许慎 <说文解字>: "淹水出越巂徼外,东入若水&qu ...

  • 《水经.颍水注 》所涉颍上县等考略

    A7 别汝又东迳蔡冈北,冈上有平阳侯相蔡昭冢.昭字叔明,周后稷之胄.冢有石阙,阙前有二碑,碑字沦碎,不可复识,羊虎倾低,殆存而已.枝汝又东北流迳胡城南,而东历女阴县故城西北,东入颍水. 蔡冈,在今河南 ...

  • 《水经·洛水注》所涉南鄩(上鄩)、袁公坞等考略

    A8 △又东过偃师县南. 洛水又东迳计素渚,中朝时,百国贡计所顿,故渚得其名.又直偃师故县南,与缑氏分水.又东,休水自南注之.其水导源少室山,西流迳穴山南,而北与少室山水合.水出少室北溪,西南流,注休 ...

  • 杨式太极拳传承考略(上)

    杨氏太极拳是中国太极拳主要流派之一,由清代奇人杨福魁(露蝉,1799--1872)学得陈式太极拳的精髓后创立.其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由于其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