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邓散木《篆刻学》:款识

(0)

相关推荐

  • 海派篆刻家单晓天篆刻选,邓散木高弟单晓天篆刻欣赏

    海派书法篆刻家单晓天,浙江绍兴人,幼年随父定居上海,受家庭熏陶,以小楷为日课.上世纪40年代初分别受业于邓散木.唐云和沈禹钟诸大家,在沪上颇有知名度.其印以古玺.汉印.封泥为宗,不涉明清印派樊篱,固体 ...

  • 几枚邓散木印章

    休闲生活. 玩石养志 印石篆刻系列之二 发表于 15-1-24 中国篆刻网[收藏鉴赏][历代篆刻]    http://bbs.zgzk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a ...

  • 印文篆刻与边款款识穿越了150年!奚冈先...

    印文篆刻与边款款识穿越了150年! 奚冈先生由于是自用印的缘由,故没有留有边款,但篆刻大家丁辅之于1925年秋天考证此印为奚冈自用印并向朋友同行出示显摆,赵叔孺"拜观"后就用刀把这 ...

  • 细读《篆刻学》:篆刻的“款识”

    读<篆刻学>接近技法部分的尾声,是款识部分.款识如书法创作之落款,是篆刻创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一个人学会刻印,还不算是一个完备的印人,还得学会刻边款.老办法,还是原文照读,另加 ...

  • 细读《篆刻学》:邓散木先生认为这些刀法不能称之为“刀法”

    讲完执刀.运刀,邓先生的<篆刻学>专设了"辟谬"一节,其实就是邓先生针对前人刀法理论中错误的刀法和错误的理论进行了逐一的批评和辩证.原文照读: 前人论刀法者,有正入刀, ...

  • 细读《篆刻学》:看邓散木先生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老师

    读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已经到了上编流派部分的最后一篇,邓先生称之为"赵派".实际上,所谓的"赵派"不是赵之谦的流派,而是后世熟知的赵石先生所开创的 ...

  • 细读《篆刻学》:邓散木眼里的秦官印与实际秦官印的差别

    书接上回,在讲完印章起源之后,邓散木先生将话题转向秦代官印.为什么要先从秦官印开始说呢?因为: 三代玺印,大者数寸,小者才至累黍,自天子以至庶人,所佩执者皆得称玺,质以金玉,纽以龙虎,亦各惟其所好.迨 ...

  • 细读《篆刻学》:关于篆刻刀和“印床”

    我们的细读<篆刻学>系列已经读到了全书的最后一章"杂识". 所谓的"杂识",邓先生有解释: 杂识云者,凡工具之选择,印材之判别,制泥拓款之法则,以及 ...

  • 细读《篆刻学》:篆刻用到的那些石头

    接着读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说说"印材"的事儿. 古时印材多用铜,尤精者则用玉,或有用金银者,以区别品级贵贱耳.及元代王冕元章始以花乳石作印,一时文人以其易受刀,竞相 ...

  • 细读《篆刻学》:关于印泥

    (注:在印材一节,我们略过了玉印.金印.象牙犀骨印.水晶玛瑙等印.竹木印.磁印紫砂印等石料之外的异材篆刻印材,因为对于一般的篆刻人来说,最常用的印材,还是石料,邓先生关于其他异材的介绍,参看原作即可. ...

  • 细读《篆刻学》:刀法之“如何运刀”

    写在前面的话: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有"课徒稿"性质,所以,他的很多东西是有强烈个性在内的,他所说的某些"真理"性的东西,往往需要站在其他流派的角度 ...

  • 细读《篆刻学》:篆刻刀法之“执刀方法”

    篆刻技法之中,刀法是较为重要的一项,也是最为篆刻学习者较为重视的一项,本课我们开始学习邓散木先生<篆刻学>一书的<刀法>一章. 刀犹笔也,笔有中锋,有侧锋,刀亦有中锋有侧锋,书 ...

  • 细读《篆刻学》:篆刻章法——“边缘”的处理方法

    这一节是章法这一大章中的最后一节.讲篆刻作品中,印章"边缘"的处理方法和基本原则. 印之有边缘,犹屋之有墙垣也.大抵白文印多于四周略留空地,以当边缘,比如: (白文印逼边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