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摇不到,投资客套现离场,这样的售房摇号还有意义吗
相关推荐
-
二手房限价卖、炒房客严厉查!今年的楼市异常狠辣,一个都别想跑
只听过新房限价销售,还从未听过二手房也要卡着步子限价卖. 深圳,真的太绝了. 前不久深圳发布<关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要以二手住房网签价格为基础,参考周边一手住房价格 ...
-
今年准备买房的家庭,可能会面临3个“坏消息”,买房前需留意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房地产行业也是不断地发展,对于现在来说,我国的房价也已经非常高昂.这就使得现在有很多家庭,想要买一套房子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对此而言,很多家庭都处于观望状态,并没有选择买房,而是 ...
-
买房故事 | 我终究还是因为买房,离开了北京
本文共2422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离开北京是我做过的最纠结的选择,前前后后挣扎了两年,可是最终因为高企的房价,我还是像大多数人一样,离开了北京. 一直以来,中国人所说的家一定要有个载体,那就是房 ...
-
房价翻倍的时代,重庆这些楼盘房价2年不涨,炒房客崩溃
重庆最近投资客日子不好过了,持有房产的煎熬,房价不涨就是亏损.而且现在大部分重庆买房的投资客,都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很难卖掉. 一方面是重庆有限售的政策,即使是想要变现也没有机会,因为大部 ...
-
法拍房什么时候开始这么热?——独家2020年上海法拍市场年报
MARKET DATA 年/度/法/拍/市/场/分/析 元旦刚过,央视财经就对当下热门的法拍房进行了一个报道,这已经是近半年来的第二次央视关注法拍房了,上一次央视对法拍的关注还顶上了微博热搜. 在蓝鲸 ...
-
北上深买房,何时都不晚
既然机遇已经接近了,那就抓住他吧,不要放手.文 / 八卦大湿兄限购限贷新政执行后,楼市行情分析1.目前全国一二线城市普遍限购,大量客群被"延期使用",但仍是刚需的时代." ...
-
今明两年打算买房的家庭,可以先看看这3点“忠告”,非常实用
房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人们来说,房子不仅是自己的"避风港",而且还寄托着人们对家庭的概念.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子的话,一直选择租房居住,会有"家"的 ...
-
2020年房价走势?适合买房吗?
全文约5535字,阅读时间8分钟 引言 2020年房价走势?适合买房吗? 在市场暴涨和下跌时期都买过房的人来回答下. 不是二代也没有家族企业,不是显摆,就想说说普通人在趋势下能做什么. 五千字长文,和 ...
-
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待房价!!!!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出自二手房东 说得很有道理,房子只能越看越贵,现在看房价很贵,但是十年后就开始骂你们老婆:就怪你!以前早晓得多买两套的. 房子也不一定越看越贵,你十年后看今天啥子都相因,半年后看今天 ...
-
全国楼市打响警报,6个城市出台新政,苏州…
这是最好的时代,同样也是最坏的时代 几百年前狄更斯的这句话放到现在同样适用!回顾上半年,苏州楼市利好不断,土拍火热.高价盘扎堆领证.再现秒光盘等火爆场面时常出现. 然而从进入7月份开始,楼市突生巨变! ...
-
成都买房故事,四眼鸡的辛路历程——怎样让炒房客爆仓的。
之前我最早的文章提说过一个炒房客四眼鸡,为啥说叫四眼鸡,因为面目可恶,言语自大狂妄,太把自己当回事,思维极其幼稚,还碰瓷过博主我(所以我要用主观偏见评价),三年来,我见证了四眼鸡从狂妄到收敛.所以把它 ...
-
网友分享的成都买房的经历
作者:酒浅未眠 昨天看到老钱说摆正预期,深有感触,也有朋友想听我的分享,特意来填坑. 简单介绍一下家庭状况:爷爷辈都是标准的农民,父母是成年后到老家小县城(房价至今4k)打工. 简单介绍一下我:家里独 ...
-
棚改摇号、法拍、更名房、二手房...最终选择蒙小学区房
成都学区房已获授权. 上周末终于把购房合同签了,感慨万千,确不知从何说起.回想这买房的一路经历了摇号,棚改摇号,法拍,合同房,二手房...感觉应该是买房路上最全面的血泪史... 大学毕业,有幸获得家里 ...
-
多地楼市风云突变,当心炒房真的炒成房东
地盘说 在国家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之后,为了落实这一政策,各地的限售限贷措施及时推进,通过限购.限贷措施来阻止更多的人加入到炒房的队伍中. 一方面是不让炒房的人进入 ...
-
30岁之前我做对的一件事:在西安买了一套房。
30岁之后再想买房,应该买哪里? 文 | 计然 对我来说,最庆幸的事情就是在30岁之前在西安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1 2016年3月,把东南西北的在售新房项目甚至是二手房都看了一遍之后,赶在「西安 ...
-
风向变了!今天楼市传来3个坏消息,苏州炒房客崩溃
进入7月以来,苏州楼市下半场正式拉开帷幕,开盘潮来势汹汹! 但楼市风云变幻莫测,一边城市热度不断攀升,一边全国楼市信号闪烁,刚刚3个坏消息传来,每一个都扎心,苏州楼市迎来艰难时刻: 坏消息一:新一轮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