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君:《民间说唱与古代小说交叉互动研究》
相关推荐
-
谭正璧(1901-1991)认认真真地在女性文学史研究领域下了披荆斩棘的功夫,撰写出这部中国女性文学的通史,拓宽了女性文学史研究的格局,奠定了女性文学史编写的基调,是20世纪文学史研究的一部经典,不仅在当时产生
他严肃客观地审视了女性的才华日期:2020年01月17日 17:26:51 作者:周兴陆国风周南冠四始,吟咏由来闺阁起.漫言女子贵无才,从古诗人属女子.--那逊兰保<题冰雪堂诗稿>女子细腻 ...
-
“俗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学史书写
"雅"与"俗"是一对古已有之的审美范畴,但将"雅""俗"与具体的文学样式挂钩,大概是在宋元戏曲.话本等通俗文学样式兴起之 ...
-
近年来,中国民间说唱文艺无论在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与出版,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
说唱文艺研究与非遗保护传承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10 05:46作者:苗怀明,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2020年12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
-
廖可斌 | 俗文学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俗文学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作者简介 廖可斌,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 摘要 俗文学的 ...
-
当代小小说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
作为同道,知音难觅,亦师亦友,多受启迪,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比如,多年来文学界及小小说内部一直在争论小小说是什么,晓峰的<关于小小说文体的一种假设>以及<文学里的 ...
-
纪德君:《中国说唱文艺研究丛书》前言
说唱文艺是一种基于民间大众的生活.心理与想像,运用口语来说唱故事.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艺样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清末民初以来,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学者开始重视俗文学,把过去认为不登大雅之 ...
-
纪德君:沈老师,我们想念你!
沈老师走了! 沈伯俊先生 当我在微信上看到沈老师突然病逝的消息时,内心之震撼.悲伤,真是难以言喻!沈老师的学生黎藜博士,决定回蓉城悼念恩师,我说:"希望你在沈老师面前说:'我很想念他,我很想 ...
-
纪德君:端午节遐思
过端午了,这正是仲夏风光清幽迷人的好时节,诚所谓"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一想到今年的端午节连着双休日,居然又放三天假,就不免兴味勃然起来,觉得真应该好好地消遣一下这个端午节.可 ...
-
纪德君:清明节随想
又到清明节了,想起了小时候过清明节的情景.那时,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门头上或屋檐下,都插着刚从柳树上攀折下来的嫩绿的枝条.孩子们头上.发髻上还披着柔柳的枝叶儿,或编个柳圈儿戴在头上.那时,我最喜欢乱唱的民 ...
-
纪德君:追忆那逝去的乡土年味
"又一个怒放的新年插在了生活的牛粪上!"从故乡归来,与友人喝酒.闲聊,谈起了回家过年的感受,我这样怅叹. 说真的,如今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在城里,过年都是虚热闹,没味道.不像我们小时候 ...
-
纪德君:唐伯虎可曾点秋香(读稗琐话八)
钱泳绘唐伯虎画像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很多,流播也很广,其中尤以"三笑姻缘",最为世人津津乐道,在江南一带,更是妇孺皆晓.可要说其渊源,这个故事较早见于冯梦龙编的<情 ...
-
纪德君:漫谈“书生气”与“书卷气”
何谓"书生气"?按今天一般人的理解,"书生气"恐怕就是指一个人只知读书,不懂人情世故,看问题脱离实际,做事情又不知变通,显得迂腐.天真和幼稚. 一个人从小学读书 ...
-
纪德君:师恩脉脉,永流我心
"就好象一颗好种子,扔在了石头地里.咳!"听说我博士毕业,要南下广州了,曾给我上过课的天池老师不无遗憾地说.当时,我的心里,凉凉的,湿乎乎的!其实,就在我与广州师范学院签订合同前, ...
-
纪德君:娱目醒心的俏皮话(读稗琐话七)
平时,爱看明代末年凌濛初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下文简称<初刻>和<二刻>),觉得它们不仅令人"拍案惊奇",还常觉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