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君:沈老师,我们想念你!
相关推荐
-
「名家讲经典」沈伯俊: 赵云「下」
三 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为什么赵云形象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会超过关羽.张飞而居于武将形象系列之首了. 有这样一种说法:"赵云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武将形象."愚以为恐怕不见得.诚然,据 ...
-
许振东:贤者远逝 ——敬悼《三国演义》研究专家沈伯俊先生
今年的春天似乎一直没有真正到来,冬天的寒冷一阵阵压过将要复苏的温暖,令春天的脚步显得如此踟蹰而蹒跚.昨天下午将进傍晚的时候,又听到一个令人极为震惊的消息,著名古代小说研究史家.<三国演义> ...
-
「名家讲经典」沈伯俊: 赵云「中」
二 杰出的历史小说大师罗贯中,在精心结撰<三国演义>时,将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相结合,笔酣墨饱地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赵云形象. 首先,罗贯中超越史书记载,竭力树立起赵云勇 ...
-
「名家讲经典」沈伯俊:诸葛亮形象三辩「下」
三.如何看待"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现代一些学者对诸葛亮艺术形象有所批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鲁迅先生的这段话:"至于写人,亦颇有失--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
-
纪德君:《民间说唱与古代小说交叉互动研究》
<民间说唱与古代小说交叉互动研究>,纪德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从民间说唱与古代小说交叉.互动的视角,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唐五代以来民间说唱与小说之间的双向 ...
-
纪德君:《中国说唱文艺研究丛书》前言
说唱文艺是一种基于民间大众的生活.心理与想像,运用口语来说唱故事.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艺样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清末民初以来,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学者开始重视俗文学,把过去认为不登大雅之 ...
-
纪德君:端午节遐思
过端午了,这正是仲夏风光清幽迷人的好时节,诚所谓"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一想到今年的端午节连着双休日,居然又放三天假,就不免兴味勃然起来,觉得真应该好好地消遣一下这个端午节.可 ...
-
纪德君:清明节随想
又到清明节了,想起了小时候过清明节的情景.那时,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门头上或屋檐下,都插着刚从柳树上攀折下来的嫩绿的枝条.孩子们头上.发髻上还披着柔柳的枝叶儿,或编个柳圈儿戴在头上.那时,我最喜欢乱唱的民 ...
-
纪德君:追忆那逝去的乡土年味
"又一个怒放的新年插在了生活的牛粪上!"从故乡归来,与友人喝酒.闲聊,谈起了回家过年的感受,我这样怅叹. 说真的,如今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在城里,过年都是虚热闹,没味道.不像我们小时候 ...
-
纪德君:唐伯虎可曾点秋香(读稗琐话八)
钱泳绘唐伯虎画像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很多,流播也很广,其中尤以"三笑姻缘",最为世人津津乐道,在江南一带,更是妇孺皆晓.可要说其渊源,这个故事较早见于冯梦龙编的<情 ...
-
纪德君:漫谈“书生气”与“书卷气”
何谓"书生气"?按今天一般人的理解,"书生气"恐怕就是指一个人只知读书,不懂人情世故,看问题脱离实际,做事情又不知变通,显得迂腐.天真和幼稚. 一个人从小学读书 ...
-
纪德君:师恩脉脉,永流我心
"就好象一颗好种子,扔在了石头地里.咳!"听说我博士毕业,要南下广州了,曾给我上过课的天池老师不无遗憾地说.当时,我的心里,凉凉的,湿乎乎的!其实,就在我与广州师范学院签订合同前, ...
-
纪德君:娱目醒心的俏皮话(读稗琐话七)
平时,爱看明代末年凌濛初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下文简称<初刻>和<二刻>),觉得它们不仅令人"拍案惊奇",还常觉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