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谈 | 陈永锵:待到浪静风平,它们又欣然如故,过它的小日子去了

(0)

相关推荐

  • 静风阁 《丁丑劫余印存》第三集 上

    ---------------------------------------------------------------------- 阁主微信: 静风阁公众号:

  • 静风阁 《丁丑劫余印存》第三集 下

    静风阁 《丁丑劫余印存》第三集 下

  • 静风阁 《丁丑劫余印存》 第二集

    丁丑劫余印存 一九三七年,岁次丁丑,日本军国主义兵起,从上海附近金山卫登陆,浙江平湖.杭州遂相继沦陷.次年夏至一九三九年秋,杭县丁辅之(鹤庐).高绎求(络园).俞序文(荔庵).平湖葛书征(宴庐)四人, ...

  • 花草记之(22)——水浮莲

    随风逐流,误入江河 池塘,或野湖 借一丝根须,成片拥挤着 应水而长,值水而生 小小的葫芦茎 撑起圆圆的绿叶 凌波而开的花朵 粉红,素白,浅蓝 一簇簇,争妍斗艳 在风雨的盈润下 在人类爱恨交织的目光中 ...

  • 静风阁 《丁丑劫余印存》第一集

    丁丑劫余印存 一九三七年,岁次丁丑,日本军国主义兵起,从上海附近金山卫登陆,浙江平湖.杭州遂相继沦陷.次年夏至一九三九年秋,杭县丁辅之(鹤庐).高绎求(络园).俞序文(荔庵).平湖葛书征(宴庐)四人, ...

  • 锵谈 | 陈永锵:我采来了一束血红的山杜鹃,献给我的新娘

    <柱顶红>陈永锵 山花作证 西樵山的杜鹃花辉煌得出了名.也许因此,那满崖的山杜鹃,日渐在"开放"中被爱慕者采撷得差不多了.其实,我也采过,是我结婚的那天. 我的婚礼简而 ...

  • 锵谈 | 陈永锵:以原野寻常风物,讴歌咏叹生命

    <鱼乐图>陈永锵 1.我对人生态度的主张是:真诚坦荡.率性为之.我敢如此的狂放,是因为有恃无恐的倚仗着艺术给我的无尽启迪. 我主张为人生而艺术,而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不是为做艺术大师而艺术. ...

  • 锵谈 | 陈永锵:从心灵出发,最终又回到心灵上来

    <喇叭水仙>陈永锵 ·不必谴责自己"眼高手低".事实上并不存在真有"眼低"而"手高"的人. ·名气的大小,是社会的事,由不得你: ...

  • 锵谈 | 陈永锵 :画画使我变得顽强,也使我变得超脱

    <锦上添花>陈永锵 画潭思絮 ·诗人,有写诗的人,更有活得象诗意般诗的人,我愿意是后者. ·画画,有人画画与人为画所画(所役)之别,前者为聪明人,我想我不能,我只能是后者"画奴& ...

  • 锵谈 | 陈永锵:吾心即岸啊!

    <浮生>陈永锵 画画于我,是一种通过对人生的由衷诉说而构筑的快乐.这,自然是连系着我人生的经验.阅历和感悟,离不开我的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 我只能只是我,而不可能是他."抱 ...

  • 锵谈 | 陈永锵:迟到的旅程——俄罗斯

    <银鳞碧水>陈永锵 我想,一九四八年出生的我辈中国大陆知识份子,很难不向往俄罗斯.俄罗斯的诗歌.文学.音乐.舞蹈.民谣.油画.雕塑.建筑--都不同程度地孕育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审美意识,更已涌 ...

  • 锵谈 | 陈永锵“谈人生”:把握自己!

    <龙马精神>陈永锵 人生, 是一种过程.人生的目的,我以为是对这过程的尽可能丰富充分的体贴.人生的终极是死亡,但人,不会是为了死亡而生存的. <和风丽日>陈永锵 就个人对其生活 ...

  • 锵谈 | 陈永锵:女人三十当而立

    <丽日>陈永锵 三十而立的古训,我想,对女性,尤其是对开放社会中的当代女性,一样合适.一般而言,年届三十的女性,她们大都在那十八二十的花季里,浪漫的浪漫过了,彷惶的彷惶过了,恋爱的恋爱过了 ...

  • 锵谈 | 陈永锵:石榴赋予了人格的意味——点锬定金

    <有喜> 陈永锵 江文湛的一幅<石榴图>,其画面是美的.之所以说它美,是因为作者在这有限的画面上,给了观众(包括以后许多代的见此画者),一个和谐.平宁而生气勃然的美感空间. 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