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13方 【中医基础版】

(0)

相关推荐

  • 麻黄系方剂(12)小发汗法

    为了方便对比,把桂枝汤.麻黄汤放在前面: 桂枝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二十枚(擘) 麻黄汤 麻黄二两(去节)     桂枝二 ...

  • 经方大枣用量小议

    经方大枣用量小议 <伤寒杂病论>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东汉时期的计量单位与现在不同,当时的一两等于现代的15克,而现代通常按一两等于3克使用经方.那么,经方的大枣十二枚等于现代的 ...

  • 桂枝二越婢一汤计量考证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此方由桂枝汤与越婢汤两方 ...

  • 【中医】伤寒论113方集锦(后附剂量换算)

    八月阅读排行榜 [西医]解剖学大图版 [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名方精选 [中医]中医金句100条 [中医]中医治病法则120条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表[内附口诀] [中医]傅青主女科方解歌诀总结版 [中 ...

  • 速查版:伤寒论113方(内含图片速查版)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 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五苓散 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术 肉桂 桂枝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 桂枝加桂汤 于 ...

  • 速查版:伤寒论113方(内含图片速查版)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太阳上篇计一十四方 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五苓散猪苓茯苓泽泻白术肉桂 桂枝加附子汤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 桂枝加桂汤于桂枝汤内加桂二两 桂枝人参 ...

  • 伤寒论113方(内含图片速查版)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 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五苓散 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术 肉桂 桂枝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 桂枝加桂汤 于桂枝汤内加桂二两 桂枝人参汤 桂枝 人参 甘草 白术 ...

  • 速查版:伤寒论113方!(内含图片速查版)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 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五苓散 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术 肉桂 桂枝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 桂枝加桂汤 于桂枝汤内加桂二两 桂枝人参汤 桂枝 人参 甘草 白术 ...

  • 解毒化瘀生肌方 【中医基础版】

    药物组成 金银花30g 蒲公英30g 紫花地-厂30g 生黄芪30g 黄芩15g 丹参10g 川芎10g 大黄3g 当归20g 生甘草5g       医学教育网       制剂用法 水煎内服,1月 ...

  • 伤寒论的附子用量每服究竟多少克 【中医基础版】

    医学教育网 由于度量衡之古今变异,对伤寒方之用量每多众说纷纭,而对以枚,个为量者则易于达成共识,以附子而论,古今大小当无大差异,弄清每枚附子之重量,结合服用方法,则可知其实际使用之量,余曾于药房检得附 ...

  • 伤寒论113方速查(很强大)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 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五苓散 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术 肉桂 桂枝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 桂枝加桂汤 于桂枝汤内加桂二两 桂枝人参汤 桂枝 人参 甘草 白术 ...

  • 伤寒论113方

    ​伤寒论113方 1.桂枝汤 5味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