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想立第二个皇帝,各路军阀的反应所暗藏的玄机
相关推荐
-
精读系列第十三篇:东汉衰三国起之曹孙
一.天下乱.军阀起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十四岁的刘辩继位,皇权的孱弱激化了东汉外戚势力和宦官势力之间的矛盾.外戚代表何进为壮大己方势力,同豪族士大夫合作,筹划消灭宦官.同时为震慑豪族,特招揽董卓 ...
-
历史上最窝囊的军阀,手下谋杀他,他发现后却只知道哭
历史上的军阀形形色色,有霸气外露的,有韬光养晦的,有英勇果断的,有窝囊废柴的. 但即使是再窝囊的军阀,如果发现手下人谋杀自己或者谋反,也是会杀无赦的. 不过,三国时期还真有一个军阀,比这还要窝囊.他就 ...
-
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官渡之战对后世有何影响,官渡在今天的哪里
官渡之战是三国形成时期的第一场大战役,他的形成是由于北方军阀争夺中原的控制权而引发的,在公元189年董卓作乱的时候,中原及北方还有十几个军阀,等到官渡之战前,中原及北方只有袁绍和曹操两大军阀,战争就是 ...
-
与曹操素无交情的董昭,为何会帮助曹操迎接汉献帝?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曹操作为中国北方最后的胜利者,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谈到曹操发迹的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不可忽视的,那便是曹操将汉献帝迎往许昌,并因此获得了政治主动权. 而 ...
-
吕布为何最终没成事
在三国里,谁第一谋士,谁第一皇帝,每个人的意见大概都有不同.但对于第一勇将几乎没有人有异议,就是吕布吕奉先.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英战吕布可谓深入人心,但抛开三国演义不谈.就真实的三国而言,吕布最终为 ...
-
李渊打下长安后为何拥立杨侑为皇帝?因为他不想篡位
公元617年底,经过长达半年的奋战,李渊终于带着全家老小攻下了长安.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李渊不仅没有称帝,还拥立杨广的儿子代王杨侑为皇帝. 为什么这样做?难道李渊冒着被族灭的风险,只是为了帮隋朝换一 ...
-
幽州牧刘虞何许人也,袁绍为何定要拥立他做皇帝?
幽州牧刘虞,为人信义,施政宽仁,爱抚百姓,甚得人望,是当时天下首屈一指的名士,也是威望最高的汉室宗亲.他在汉灵帝时就官拜太尉,其后又被加封大司马.太傅,都是三公级别的高官,位至人臣之极. 袁绍身为士族 ...
-
汉朝历史人物——蜀汉后主刘禅(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 ...
-
汉朝历史人物——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
明帝是东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薛莹<汉纪>对他极力称赞,说他"及临万几,约身率礼,恭奉遗业,一以贯之,虽夏启,周成继体持统无以加焉".华峤<后汉书>一方面 ...
-
三国历史人物——魏明帝曹叡(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qu ...
-
三国历史人物——孙亮(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
孙亮字子明,孙权的小儿子.孙权年岁已高,而孙亮是最小的儿子,故此对他特别疼爱.孙亮的姐姐全公主,曾经诬陷太子孙和及其母亲(大懿皇后),心中一直不安,因此想依赖孙权爱孙亮的心意,最终将他立为太子.因此多 ...
-
晋朝历史人物——晋惠帝司马衷(西晋第二位皇帝)
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59年-307年),别名司马正度,是西晋第二位皇帝.晋司马衷当政后非常信任他的皇后贾南风.因此贾氏专权,甚至假造晋司马衷的诏书.光熙元年十一月十七日(307年1月8日),司马衷在洛 ...
-
晋朝历史人物——慕容儁慕容俊(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
慕容儁(319年-360年),一名慕容俊,字宣英,小字贺赖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 ,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儁即位时名义上仍为东晋的燕王,然而于352年正式 ...
-
胡亥(秦朝第二位皇帝)
胡亥 - 秦朝第二位皇帝胡亥(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207年),嬴姓,赵氏 (一说嬴姓秦氏或赵姓秦氏 ),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