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把一支好毛笔写成了刷子?

原題:筆鋒彎折的壞處

作者:黃簡

在書法課程中,講到筆心四種狀態,其中一種是「彎折」,前人有稱為「跪折」者,有同學還沒有理解到這種彎折的壞處。我這裡再解釋一下。

一個人走長路,走到腳板都痛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全身重量和走路時的用力,皆在腳上。沒有人說走路走到手痛了,因為走路和手沒有關係。

一個人下跪,跪的時間長了,哪裡會痛?這時候痛是膝蓋處,因為下跪身體重量就落在膝蓋處。

一支毛筆的筆鋒,用的時間長了,筆鋒會禿,就是筆尖的毛磨平了。平時寫字用尖鋒多,所以和紙面摩擦多。尖鋒是根本,側鋒是變化,用筆只用側鋒,那是有肉無骨了。

當筆鋒彎折的時候,你用的力量不在尖鋒,而在那個彎折處上。這時候力量傳不到筆尖,廢了尖鋒的用法。筆腰扁平而折起,等於改變了毛筆構造,這是變成扁刷子了。

附录问答

@tilili:或是感觉笔毫中空涨墨,或是中心干瘪,而很难回复八面对称,施以丰墨或舔去余墨,都很难使其回复,请教先生,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调锋,这是笔毫不浓造成的吗,还是书写有病造成的呢?

黃簡:墨汁要進入筆心,光靠掭墨是不行的,我影片中講了兩個步驟,首先要濕筆,然後點墨,不要急,讓墨汁升上筆腰。筆腰虛空是大忌。謝謝。

@用户5879319501:柳体的骨感很强烈,感觉点横竖撇捺都是用尖锋线写的,没有用侧锋线写,不知是不是这样的?请指教一番,您说您开始是学柳体的,请您说一说我这样的看法对不对,也好纠正我现在正在进行的柳体临习,谢谢。

黃簡:柳體強調側鋒角,這是骨感來歷,但和王羲之用筆不同,將來講真書會講到。柳體用拓本,不是墨跡,建議用墨跡本為好。謝謝。

青山溪:我之前临习《九成宫》,是不是欧体也是王羲之体系?《阴符经》的字好潇洒,好难,学习九用、五势、裹束从欧体开始行的通吗?

黃簡:歐陽詢不是王羲之系統直接傳人,雖然他也學王羲之,但那是自己學,跟虞世南地位不同。謝謝。

@毛草鱼:最近看张即之的字,尖侧结合,对比强烈呀。胆太大了,真狠。

黃簡:這個狠字說得好,用筆有弱的,也有狠的,相差極大。謝謝。

“书法入门”(ID:shufarumen)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