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在走路的时候,为何都需要太监搀扶?

近几年宫廷剧热播,使得人们对历史有着些许了解,在这些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皇宫中的嫔妃在走路的时候都需要下人来搀扶,而且有时候还是太监搀扶,这是为何?

由于裹脚的恶俗,女子的脚从小就受到了摧残,走路不方便

裹脚也称为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但是这种陋习却在封建社会中延续了很久,裹脚就是指用布将女子的双脚紧紧地缠住,使之畸形变小,在那个时代,女子一般从四、五岁便开始缠足,一直到成年的时候,才不用缠足,但是这之中也有着终身缠足的女子。

这缠足的陋习是来源于古代审美观念上,当时的时候,人们认为女性美就是要体现出阴柔、娇小的一面,而小是女子的特性,像樱桃小嘴、小蛮腰,这些都是形容女子美丽的。女子缠足可以改变女子的风采和步态,并且可以产生一种拘谨纤柔的步态,使得整个身躯有一种弱不禁风的样子,这种模样给人一种楚楚可怜的样子,这种形态正好满足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古代以男子为尊,男子本就是壮硕的、有力的,对于这种弱不禁风的女子自然会有好感,所以这便使得缠足的风俗越来越流行,并且经久不衰。

缠足虽然满足了男人们的审美,但是这残害了广大女性,严重残害了妇女的权利。缠足时期女子以没脚蟹自比,脚小十分难行,走路的时候必须要扶着墙,杵着杆子,而有条件的小姐夫人便会有着婢女下人搀扶着,出门一会儿便气喘吁吁,缠足妨碍了女子的一举一动。富家女子虽然不需要亲自操劳家务,但是因为缠足之痛,富家女子便不愿走动,终于坐着、躺着,而长此以往这便导致了气血不和,身体亏虚,之后身体更加虚弱;而贫苦家的女子和一般的平民女子缠足之后,还需要做家务,干农活,苦不堪言,这也摧残了她们的身体和心理。

古代嫁给皇帝的女子,一般都是有身份的大家闺秀,她们从小受到缠足的损害,身心俱疲,一般走路的时候都是需要下人搀扶,所以后宫中的妃子由宫女和太监搀扶是很常见的事情。

除了缠足之外,繁复的装饰和鞋子也是原因之一

古代后宫中的嫔妃,哪一个不是倾国倾城,美若天仙的,而身为皇帝的女人,没有人是不想得到皇帝宠爱的,而这争宠必须要点排面,这妆容、头饰、服饰每一样都得是新鲜的、是新样式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皇帝,才能获得皇帝的宠爱,但是美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这些头饰、服侍是很重的,而且不能够乱动,不然妆发会乱,乱了就不美了,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要人来搀扶。

到了清朝的时候,对妃子的约束就更加多了,当时妃子们穿的鞋子基本是花盆底的鞋子,这种鞋子是满族特有的绣花鞋,这种鞋子以木制成,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木底一般高为五厘米到十厘米之间,也有十厘米以上的,最高可达二十五厘米,穿上这么高的鞋子,人走起路来是很容易摔跤的,所以为了能够平稳的走路,后宫嫔妃需要下人来搀扶。

有人搀扶会显得自己身份高,有排面

在古代后宫之中,等级制度也是十分明显的,在后宫之中,就比如皇后,皇后的俸禄是最高的,宫中所拥有的宫人也是最多的,所以一般位分低的妃子是只有一两个侍从的,而这后宫中的妃子就是喜欢争风吃醋,身边的下人多自然显得自己有面子,并且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妃子在得到宠幸之后,更加会让下人搀扶自己,表示自己受宠了,被皇帝宠幸一晚上之后,走路也不能正常走了,非要让人搀扶才能够正常走路。

最后来说一下,为何有些后妃是由太监搀扶的,按照常理说,后妃身为皇帝的妃子,有男子靠近都是对皇帝的一种打脸,而为何嫔妃还能又太监搀扶呢?这就要说到太监本身了,太监我们都知道是什么人,太监指的是古代宦官中的高级官员,太监是被阉割了的男子,失去了性能力的男子,即便是待在嫔妃身边,也不能够做什么,所以皇帝是放心的,而且这太监也只是在白天搀扶、服侍嫔妃一下,到了晚上他们是不能够出现在嫔妃的宫中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