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施晓雷、黄剑飞课题组:肝细胞癌来源的外泌体miRNA-21促进成纤维细胞向CAF细胞转化
相关推荐
-
原发性肝癌(HCC)的表观遗传学调节与靶向治疗策略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理类型, 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研究表明,肝癌全球发病率位居所有肿瘤 的第 5位.病死率位居第 3 ...
-
Gut| 香港中文大学团队揭示靶向单核细胞内生性增强子重编程可提高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效果
推荐:江舜尧 编译:莫沉 编辑:马莉 香港中文大学消化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Alfred Sze-Lok Cheng教授团队于2019年5月10日在<Gut>上发表题目为<Targeti ...
-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
肝细胞癌(HCC)是侵袭性最强.发展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是仅次于肺癌的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肿瘤的恶性潜能被认为完全是由癌细胞造成的,因为基质细胞没有经历分化或激活增殖.间质细胞被 ...
-
研究揭示肝癌CAF的细胞起源
来源:分子细胞卓越中心 2021-04-08 12:36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波研究组以Perivenous stellate cell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
-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肝细胞癌来源的外泌体传递14-3-3ζ损害肿瘤浸润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s)的抗肿瘤功能受到显著抑制,但其潜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鲁晓杰和孙倍成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Cell Death & ...
-
南京医科大学: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减缓了老年小鼠的生育力下降
卵巢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这是因为位于原始卵泡内的卵母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逐渐下降.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恢复卵巢功能的能力,但是潜在机制此前并不清楚.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晶课题组的研究人 ...
-
南京医科大学:缺氧下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转移miR-126促进骨折愈合
外泌体包裹蛋白质和RNA等内容物,在各种疾病治疗中的具有潜在价值.然而,在缺氧条件下源于MSC的外泌体在体内促进骨折愈合的潜在机制是未知的.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蔡卫华课题组的 ...
-
十年磨一剑,Exosome Diagnostics如何成为外泌体诊断行业的标杆?
2018年8月8号,又一篇关于外泌体的重磅报道"Exosomal PD-L1 contributes to immunosuppression and is associated with ...
-
重庆医科大学:基于表面等离振子共振成像的生物传感器对NSCLC相关的外泌体miRNA进行检测
外泌体miRNA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早期诊断的潜在肿瘤生物标志物.近日,来自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丁世家课题组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的生物传感器,同时使用Au ...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小胶质细胞外泌体miRNA减轻脑创伤后的神经变性并改善认知功能
反复轻度脑创伤被认为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为β-淀粉样蛋白异常和认知功能受损.小胶质细胞外泌体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的转运.近日,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张建宁.雷平.江 ...
-
广州医科大学:宫颈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221-3p通过靶向THBS2促进血管生成
肿瘤来源的外泌体被证明可促进肿瘤转移,而血管生成对肿瘤进展必需并且是晚期宫颈癌的治疗靶标.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薇课题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吴砂.梁莉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发现,宫颈癌细胞分泌的外 ...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力衰竭患者来源的外泌体中microRNA-21-5p的失调破坏了外泌体修复再生能力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细胞治疗作用的功能性旁分泌介质,可以反映其亲代来源干细胞的修复特性.外泌体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生物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来源细胞.近日,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拥军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发现 ...
-
广州医科大学:梗死心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加速了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损伤
干细胞疗法可对受损的心脏组织进行修复和再生,然而移植的干细胞的低存活率限制了干细胞的治疗功效,外泌体可以通过介导细胞之间的通讯来调节包括干细胞生存在内的多个细胞过程.近日,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