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弟子漆雕开
相关推荐
-
联题孔门三十贤弟子
联题孔门三十贤弟子 文\张兴贵 [写在前面]原计划为孔门七十二贤(普遍说法)各题联一副,但是,在题完梁鳝以后(正好30人),其他47名孔门贤弟子,就连<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亦是或仅有生卒 ...
-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五)
一原文公冶长第五5.05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试解]在众弟子中漆雕开是一位笃志于仁德大道,为人诚实刚直的人.孔老师对其德行才能颇为赏识,鼓励他能够出仕做点 ...
-
《论语》编纂中的“取”与“舍” ——以上博简与《论语》的对比为视角
王红霞 来源:<齐鲁学刊>2021年第3期 摘要:从<论语>与上博简.传统典籍的对比来看,<论语>与简帛等文献在思想上稍有差别.简帛中呈现的孔子更加积极支持弟子为官 ...
-
行者恒远,思者常新;博冠约取,厚积薄发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上一篇,我们读完了里仁·第四的内容. 整章共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如下: 我们总觉得做人太累,是因为 ...
-
#每日学论语#5.6【2016-10-12】
#每日学论语#5.6[2016-10-12] [原文]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yuè). [译文]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 ...
-
【第97期】音频学《论语·公冶长篇第6章》孔子因何对出仕还不自信的漆雕开感到高兴?
音频学<论语·公冶长篇第6章>孔子因何对出仕还不自信的漆雕开感到高兴? 5·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漆雕开:姓漆雕,名启,字子开,孔子早年的 ...
-
论语:子使漆雕开仕(5-6)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通过出仕为官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经常向学生灌输读书做官的思想,鼓励并推荐他们去做官.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
-
91.认清自我弥补不足难上难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这句话是孔子和学生漆雕开交流时的场景,先来说一下漆雕开同学,大家听这个名字是不是有些奇怪,其实关于漆雕开这个名字历来有两种解释,一个是 ...
-
41.《实用周易指南—易传》——孔子和弟子解读64卦的爻辞(一)
作者:杨本枢 (系传下)原文: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 ...
-
42.《实用周易指南—易传》——孔子和弟子解读64卦的爻辞(二)
作者:杨本枢 (系传下)原文: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 ...
-
43.《实用周易指南—易传》——孔子和弟子解读64卦的爻辞(三)
作者:杨本枢 (系传下)原文: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 ...
-
44.《实用周易指南—易传》——孔子和弟子解读64卦的爻辞(四)
作者:杨本枢 (系传下)原文: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 ...
-
梁山好汉的始祖,竟然是孔子的弟子|文史宴
五代末,黄河决口,在今山东河南交界处形成了巨大的泛滥区,这就是后来水贼横行的梁山泊.但有趣的是,距此一千多年前,已有一位纵横齐卫的大盗在这块地面活动,他还是孔子的弟子.子路的妻兄,后来更当上齐国大将, ...
-
思维导图102本书©66《论语》——孔子及弟子
文炳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学习.做人.立业,读过之后,您会有什么反思呢? 本书简介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 ...
-
孔子的弟子为何这么听话?
导语:孔子的弟子为何这么听话?单单是因为知识渊博吗?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手下弟子三千,网罗了天下各路人才,成立儒家学派,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是用什么样的手段来驯服这些天才的?单纯的是靠知识渊博 ...
-
孔子的弟子为孔子解卦,竟让孔子痛哭,这一卦预言了孔子后半生
我们都知道孔子曾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思想,而奔走呼号,游走在列国之间.孔子周游列国之事广为人知,但恐怕很多人不知道,孔子的人生轨迹和<周易>占卜有直接关系. 孔子曾为自己的事业和人生占卜,得 ...
-
揭秘:孔子三千弟子中,谁是他最喜爱的弟子?
论语 公众号 近日,<典籍里的中国>播出第五期<论语>,再次收获如潮好评.一部<论语>,沉淀着千年的先贤经典,文明根魂,也记载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情谊,孔子及其弟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