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读懂楚国八百年(淅川文化探索之六)
相关推荐
-
楚国是华夏后裔,为何楚王要自称蛮夷,读懂楚王之意才真懂楚国
上文讲过楚国乃是正宗的华夏后裔,是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后裔,其家族从重黎和吴回开始,世代沿袭火正祝融的称号,在商朝时期离开中原来到荆山一带,直到鬻熊投靠周文王,熊绎被周成王封为子爵开始,楚国才算真正建立了 ...
-
屈原丹阳行
汤汤丹水,苍苍幽谷,就这样,他一路颠簸,寻觅着先辈们的足迹,吟唱着心中的忧结,沉浸于古风飒飒的诗歌原乡,在诗的梦寐中思考着,诉说着-- 屈原丹阳行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 ...
-
悲情丹阳唱《国殇》 “淅川水世界之谜”系列之四
2011-06-12 16:36阅读:204 悲情丹阳唱<国殇>"淅川水世界之谜"系列之四 淅川是个出乎意料的地方,这里山山水水隐藏的秘密太多了,多得像这里山上的恐龙蛋 ...
-
行走在淅川的屈原
屈原,一尊伟岸的独行者,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民族的拷问,超越了所有的智者和理念.其实,生活中没有人喜欢悲壮,自然的美终归始于平静.这份平静,不正是一个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所在. 行走在淅川的屈原 文/朱吉红 ...
-
《和氏璧》的故事发生在淅川,其玉璞或为谭山米黄玉(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九)
<和氏璧>最早出自<韩非子>一书,讲述的是楚国卞和向楚王献玉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淅川,其和氏玉璞可能出自与淅川毗邻的郧阳区谭山镇. 淅川下寺出土的楚国玉器 一.<和氏 ...
-
解读老城(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七)
编者按:此文创作于18年前,当时,我还在老城镇党政办工作.文章刊发于2002年9月6日<今日淅川>,写的是对老城的印象和感悟,今天分享给大家. 一 14岁那年,我有幸被学校派往县城(淅川县 ...
-
荆紫关诗话(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六)
人来的时候,夕阳也随之而来.金灿灿的,撒得满街都是. 门楼的门没关.没有门.也无须关.三边古镇,兵家必争.战起战息,打打杀杀.门楼建了又毁,毁了又建.花城门下的泥土,埋有多少遗骸,浸有多少鲜血,无人能 ...
-
当年远迁湖北的7万人中,有你认识的没有?(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五)
编者按:本文是笔者为南水北调移民纪念馆移民板块撰写的文稿之一,原标题为<铁骨铸忠诚 大爱报祖国--淅川远迁湖北移民搬迁纪实>. 1964年12月6日,丹江口水利工程恢复施工.1965年4月 ...
-
丹水淹故园 何处是吾家————淅川老移民名字的来历(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三)
1961年,丹江口大坝开始围堰壅水,国家决定库区内124米高程以下的居民全部迁走.淅川县该批移民涉及三官殿.埠口两区所辖的4个公社,32个大队,195个生产队,26725人. 水逼人走.昨天还是一片葱 ...
-
揭秘,半个世纪多以来,淅川究竟迁了多少移民(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二)
南水北调源起南阳,中线调水始于淅川.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横跨湖北河南两省,涉及淅川.邓州.丹江口.郧阳.郧西.武当山.张湾等七个县(市.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丹江 ...
-
青海支边,淅川究竟死亡伤残多少人?(淅川文化探索之六十一)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库工程正式开工.长江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河南省政府要求淅川县尽快安置库区移民.但是,由于库区移民数额巨大,淅川县尚无具体解决办法.1959年1月,南阳专署召开支援边疆建设会议 ...
-
8张表读懂高中历史中外异同!有图有真相
8张表读懂高中历史中外异同!有图有真相
-
真(楷)草隶篆四体书法对照表,一张表读懂中国书法演变的动态美
真草隶篆四体书法对照表,从右读到左边,有没有一中动静结合,书法由开始的样子慢慢成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