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晴聊家教(六十四)

我们

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过分强调精神生活,而忽视繁琐的世俗生活,认为处理生活琐事是浪费大好时光,这看似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实则是逃避责任。一个人小事不为,如何能适应社会生活?也有一些孩子,过分强调物质生活,不重视读书学习,并把关注点投向世俗生活方式上,认为这就是丰富的精神生活。其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世俗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追求,日常生活和读书生活是“人生硬币”的两面,缺其任何一面,人生硬币就会失去价值。“人生硬币”两面的形成不会从天而降,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地进行生活实践和读书学习。我们既不能用平庸世俗生活去否定读书学习追求精神的至高境界,也不能用丰富的精神追求去代替具体的日常生活。况且我们常说的日常生活不等同于生活技能,有着熟练技能的人未必会享受生活,这由一个人的心态决定,受一个人的学养修养的影响,正如有做菜技能的人未必会享受做菜的生活;同理,精神生活也不能等于读书学习,只有通过读书学习悟出的道理才能转化为精神享受。实事上,一个人学生时代的读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学习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世俗生活方式的层次水平:一个人的世俗生活技能和精神生活的涵养,都是在成长期形成的,不能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次小小挫折去否定读书学习,也不能因为学习生活中的一次实验不成功去否定生活实践的必要性。因而,假期家长既要关注孩子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又要关注书本知识的学习,就人的一生而言,二者同等重要!

如果说教师以课程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是他的特长,那么家长以生活为媒介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则是他的强项。家长用生活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在生活中受到教育,需要脑中有智慧,心中有主义,行中有艺术。

生活是重要的家庭教育资源。只有从生活中发现的教育内容、形成的教育思想、总结的教育方法,才是最有效、最实际、最易于孩子接受的教育。

学校教育总要想方设法让课程接近生活,并以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具有适应现代社会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而在家庭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家长总是把生活当作裁体,干方百计训练孩子的写字做题技能,让本应丰富多彩的“生活课程”,缩减为单一的学习技能。家校合育,让孩子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自主、自育、自省,全面发展乃成人成才必由之路!

教育大家庭
“教育大家庭”,关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探讨"三育"各自的规律,研究"三育"之间的关系,整合"三育"合作的资源,交流"三育"合作经验。在这里,听教育大家声音,聚教育大家族智慧,为"生命成长"助力。
(0)

相关推荐

  • 暑假有事做了丨教育部:每周劳动时间要满2小时

    虽然今年暑假来的比较晚,但是它很短啊~ 然而虽然今年的暑假比往年短,但是依然有一个多月,不少爸爸妈妈也开始考虑暑期给孩子准备点什么,好让他们过个"快乐"暑假.没想到还没想好暑期计划 ...

  • 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育邻梦 孩子学习成长历程中,最大的负担是什么? 内容太多?NO,孩子们可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啦! 内容太难?NO,孩子学习成长的核心目标就是不断挑战不可能! 时间太长?NO,只要是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 ...

  • 远晴聊教育(十四)

    从事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静下心来冷静思考,若头脑发热,只能让教育穿上"花衣",而不能让它形成内涵. 手不离书卷,身不离课堂,脚不离校园,心不存杂念,口不出恶言的管理者,虽 ...

  • 远晴聊家教(四十六)

    我们 孩子1岁时,你怕他脏,会爬却不让爬,整天抱着:3岁时怕他掉饭,会吃却不让自己吃,顿顿喂:5岁时怕他穿错衣,想穿却不让自己穿,天天替穿:7岁时怕他累,能背书包却不让背,你天天替背:10岁时嫌他走路 ...

  • 远晴聊家教(七十四)

    "清明节"祭祖,要让儿孙们清楚明白这些道理:一感恩生命之源,敬畏生命之贵,珍惜生命之限;二了解先人历史,传承优秀家风,继承先人遗志;三凝聚家族人心,尊老敬长爱幼,建设和谐家庭;四与 ...

  • 远晴聊家教(六十九)

    春节"孝"育在陪伴,殷殷亲情陪伴中. (1)陪着说话是尽孝.陪着父母,让父母叙叙家长里短,说说陈年旧事,谈谈心中的希望,别嫌父母嘴唠叨,父母的絮叨能耐心聆听是一种"孝&q ...

  • 远晴聊家教(六十八)

    假期,对孩子而言不只是生活空间的转换,更意味着教育场所要由学校回到了家庭.作为家长要把家庭这所学校的环境设计好.要把家庭教育的课程设计好,要把家庭教育的课备好.要敞开心扉,与孩子平等真诚沟通交流,节假 ...

  • 远晴聊家教(六十六)

    考试临近,家长应做孩子复习备考的引领者,而不是监控者.对待孩子的复习备考,既不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撒手不管,作甩手掌柜:也不能过度关注,盲目攀比,一味发号施令或批评指责.要想让孩子复习既轻松又高效, ...

  • 远晴聊家教(六十五)

    我们 期末考试临近,父母要做"三师"型家长. 一是心理辅导师.家长不要把考试的作用无限放大,把分数当作孩子的全部.不要给孩子定目标下任务.退一步讲,所定目标要为孩子力所能及的,所下 ...

  • 远晴聊家教(六十二)

    我们 一位哲学家在二十世纪就曾说"人的突出特征,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志--是人的劳作","人的劳作怎样,人的本质也就怎样;人的创造性活动如何,人性的面貌也就如何". ...

  • 远晴聊家教(六十)

    我们 表扬与批评,激励与惩戒,引导与强制,自由与约束,自悟与启发,是教育(家庭教育)这块"硬币"的两面.就教育而言,表扬是教育,批评也是教育.就人本而言,激励是关爱,惩戒也是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