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童趣:下湾(1)
相关推荐
-
五一在家给孩子做香蕉派,酥酥脆脆,一口一个
五一放假,孩子们都回来了,去外面吃又怕不干净,宝妈们在家学起来,干净又好吃,走起! 1.把香蕉扒了皮,香蕉压成泥 2.一块钱的饺子皮,把香蕉泥包起来,用叉子压一下,防止漏出来 3.粘上鸡蛋液,再裹上面 ...
-
武 斌:土屋赋
我尤喜土屋,非在于怀旧,而在于情. 我之土屋,三晋一隅.黄土高原之上,运城盆地之北,峨嵋岭之上,孤峰山之南,一爿土屋,孑孓而立.土为墙,胡基点缀,黄秸泥黏合,檩撑椽,椽上覆麦草,其上覆秸泥,铺瓦即成. ...
-
杨大群 | 似水流年
光阴流逝, 岁月无言, 蓦然回首已是桑榆暮景. 在不经意的瞬间, 童真往事, 历历在目, 触动着内心深处的柔软. 在生命的原点, 有我永久的挂牵.思念. 一条清澈小河依村而过, 它没有繁华喧闹, 几十 ...
-
【大荔文学·读后感·赵少华】读书相伴过年华,不负青春不负己 ——读杨梦宏老师《大中新燕啄春泥》有感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81 读书相伴过年华,不负青春不负己 --读杨梦宏老师<大中新燕啄春泥>有感 大荔中学 赵少华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 ...
-
鲁北童趣:下湾(3)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湾里捞出的日本手榴弹,炸伤了我和母亲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就在1968年8月15日.这一天,正是日本鬼子缴械投降23年的日子. 我们村除去大湾以外,还有20多 ...
-
鲁北童趣:下湾(2)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下湾" 的乐事和"高台"跳水 湾边上有危险,也有欢乐.坐"滑哧溜"(冰上借惯性滑行叫打" ...
-
东台记忆:记忆深处的童趣——下坝小街
记忆深处的下坝童趣 ⊙作者/李 伟 人到了一定年龄,怀旧之情油然而生,虽然时光不再,但那份情思,依然浓浓.1949年初秋,3岁的我带着妹妹随父母从牌楼巷搬至下坝小街15号,一住就是10年.我的童年.少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童趣——下河耍水
河之恋语 今年夏天尤其的热.同事说,当电风扇变成了电吹风,觉得人生都失去了意义. 路过江边的时候,看见不少人在江水里游泳.可是那寸草不生的江岸,那浑浊的江水,打死我也不会去尝试.城市是不会有清洁的河了 ...
-
【长安村落】——太乙宫街道下湾村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位于秦岭北坡,距城区15公里,环山公路经此,翠华山距村南5公里.现有165户,620人,耕地280亩. 据村内碑文记载,原名叫三湾大队.以黄.付.王.陶.张姓为主,其先祖早期逃 ...
-
鲁北童趣:捕蝉记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麦收过后,喧嚣的田野慢慢沉寂下来.于是,油螂(蝉的幼虫)们便不甘寂寞,纷纷从沉睡中醒来.尤其是新雨过后,更是争先恐后赶趟儿,悄悄地拱出地面,于是乎乡间又开始热闹 ...
-
鲁北童趣:打“巧”打“翘”
不知源于何时,七十年代之前,鲁北乡村的青少年中盛行一种运动,叫打"巧"或打"翘".之所以有两种叫法,是源于不同地区的打法或者乡间土语的不同,出现了分歧. 打巧的 ...
-
鲁北童趣:粘知了
生活在北方尤其是山东的70后,大概都能记得小时候粘知了的情形.不谦虚地讲,当年的我属于粘知了的高手.知了学名叫蝉,我们山东老家话叫"消心". 童年的农村,是真的农村.有农民.农田 ...
-
鲁北童趣:扣模
我的童年记忆是从泥巴开始的. 阳光不再耀眼的午后,房门前长了几十年的白蜡树亭亭如盖,在屋檐下投下一圈巨大的阴凉.树荫里两级光滑如镜的水泥台阶,是我们玩泥巴的作坊. 那些年,爷爷做生意攒了一些钱,翻盖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