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我们的蓓蕾菜地!

不记得忙活了多少个傍晚,茶余饭后给予菜菜们多少次注目礼,蓓蕾实践菜地,终于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喜获成果。

实验中学开辟蓓蕾菜地,是依托生物科目,开展的种植课程,让学生亲近土地,了解植物生长,明白粮食、蔬菜的来之不易,同时也本着劳动教育的目的,让学生体验汗水在劳动力闪光,硕果在汗水里收获的过程。

虽然种植时已过最佳播种期,也曾以相对矮小的植株落后于适宜季节的蔬菜,但这一点儿也没有影响到大家期望的热情,植株不高,但早已有拖地生长的紫色茄子、朝天的绿辣椒出现。如果没有记错,这已经是收获的第二批了。

第一批是以整簇的朝天椒示人,红色的泡椒,虽然只有较大的一两个。紫茄也只有个矮拖地生长的,黄瓜一棵上结了三四根。

如今这第二批次的收获,是以各个形状的辣椒和各色茄子吸引目光的。比如,倒垂的尖椒,大大的圆椒,朝天的尖椒、泡椒;茄子则是紫色、绿色、白色。

辣椒,有高高昂着头的,也有重重低着头的;有一簇簇集中展示团队力量的,也有一个个散开展示个人魅力的。

那些尖尖的线椒、杭椒,身材窈窕,体态婀娜,还偶见搔首弄姿之嫌;朝天椒,个头不大,却倔强挺立,雄赳赳气昂昂,凛然不容侵犯;朝天的泡椒,身材矮小,却是果实累累,一棵不过20公分的辣椒,却足有一二十个泡椒,负重前行的样子让人怜惜。泡椒颜色从绿到粉绿,变紫再到红,每一次路过都认认真真去看颜色的变化。最常见的菜椒,低调内敛,绿叶下常常掩盖着三两个鼓起如皮球般的翠绿辣椒,三四个就够炒一盘儿。

辣椒以姿态多种多样取胜,尖椒、圆椒一律高产。

茄子的颜色,一度让人惊奇,紫茄子最常见的是圆茄、长茄,但我们种得是线茄,品位较高的餐馆儿才会购买这样的食材。

这身材非大众的线茄也分两类,一种是颜色黝黑、没有色差的紫色,通体都是黑紫发亮,此植株个头儿较大,而且一次挂果稀疏;还有一种植株矮小,但结果很早、很多,几乎离地十公分就坐了好多个瓜扭儿,本属于盆栽个头,没想到茄子长得很长,高下里无法伸展开,被迫半躺在地上生长。小小植株高产得很,一棵结四五支线茄,很是让人替它感到辛苦。她不是那么紫,只是通体颜色紫里泛白,是被稀释过的紫色,尤其是贴地的那一部分,尤其泛白。一个小小的矮矮的植株,拨开叶子看,地面上横七竖八躺了一地的线茄,真是想不到的高产。

最初种茄子苗时,就有一种苗与众不同。茄子棵往往颜色较重,偏偏它颜色浅,后来发现,花朵也是浅淡紫色,结了果实一看,绿茄子,好养眼的品种!

最让人惊叹的是白茄子,花色更为浅淡,个头儿比紫色茄要小,纯白的茄子很不真实,很像紫色茄子上刷了白漆的样子,而茄子萼是绿色的。白色绿色搭配也很漂亮。第一次见到白色茄子,可算开了眼界,如若不亲眼见到,就不敢相信,居然还有这样奇葩颜色的茄子。

小小菜园,气象万千。

每每途经菜地,所有师生都要看几眼,有时还要指着询问,各种回答,不经意间就增长了知识。也有人品尝尖椒的辣度,摘一个到餐厅下饭吃,结果多吃了一个馒头。辣椒辣度在品种,而非颜色和年龄,不要看不起这么嫩、这么小的辣椒,真正辛辣的品种,说不定连枝叶都是辣的呢。

同学们绑好的瓜架,藤蔓也逐渐爬上去了。考试结束后,新一轮的除草、松土、上肥料,又会开始,期待着能借蓓蕾实践菜地,真正把生物知识学以致用,在实践操作、观察中促进课本知识的理解。

菜地的养眼,不止是成果的出现,而是满地的勃勃生机。看到这样旺盛的生长态势,体会土地播种生长的满足感。感觉菜农之意不在吃,而在种!

爱了,我们的蓓蕾菜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