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发现——谈内蒙古大漠草原历史文化演进

(0)

相关推荐

  • 辽河,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发源地

    ---东北的历史发展简述(十九)-- 辽河,是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是我国的七大河流之一.辽河有二个源头,东面的源头称东辽河,西边的源头称西辽河,两个源头在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与西源汇合后,称之为辽河.辽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03中石器时代经济(上)

    中石器时代经济(上) 在地质时代的更新世之末到全新世初期,即距今2万年左右,随着末次冰川现象的消失,世界范围的山林地貌.江海水位.大气的温度和湿度等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植物群落和动物群体也随之发生了很 ...

  • 新石器的革命

    考古学家把陶器和农业出现作为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人类开始定居,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并把一些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还改进渔猎手段,从事制陶. ...

  • 文明曙光——兴隆洼文化(约距今8000-7500年前)

    兴隆洼文化是分布于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原敖汉旗宝国吐乡(现兴隆洼镇)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经济形态除农耕外兼狩猎.采集. 兴隆洼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 ...

  • 辽宁省博物馆《古代辽宁》一史前时期

    天辽地宁,地处中国东北的辽宁是一片写满传奇的土地,这里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地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作为辽宁人,你对辽 ...

  • 金鸡岭遗址

    标号"1"--金鸡岭遗址:2002年3月,考古工作人员在随州曾都区洛阳镇金鸡岭村发现一古代遗址(后命名为"金鸡岭遗址",该古文化遗址系2002年6月17日孝襄高 ...

  • 考古发现:一个从未被历史记载的恐怖文明

    提到古代文明,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它们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这四个大 ...

  • 【李氏】就考古发现谈赵郡李氏家族

    赵郡李氏家族,是我国历史上自秦至唐有名的豪门望族,特别是北朝时期,它与太原王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南阳郑氏等世家大族并称于世.这些世家大族所占地域跨州连郡,经济上田连阡陌.奴婢成众:政治上世代为官, ...

  • 探秘井头山:考古发现“河姆渡之祖”,历史往前推了1000年

    2020年夏天,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首次向世人公布,从这里开始,中国远古文明发展的历史或将再次改写-- [一眼千年] 关于"发现"的故事,是从7年前的那场强台风开始的-- ...

  • 神秘中山国:一次考古发现揭开一段神秘历史

    对故郡遗址的发掘始于2015年春.经过5年不间断地工作,考古工作者在故郡共计发现城址1座.环壕1段.墓葬93座.车马-殉牲坑11座.灰坑600多处.水井60眼.陶窑6处,出土金.铜.铁.骨角.玉石等珍 ...

  • 考古发现终于解开中国商人的历史来源,生意人与商朝人的渊源关系

    (作者:赵辉)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传承不断,造就了人类文明史上唯一的从未中断的国家文化传承有序的民族文化.夏朝与夏文化的研究,虽然在主流学界仍然没有得出一个让世人信可与满意的结论,但夏商周 ...

  • 由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关系再审视看二里头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徐良高 (作者:徐良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5期)

  • 郭宝亮 韩越:用文学打捞历史,塑造中国魂魄——谈李铮的历史文化小说

    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魂魄一直是新世纪文化工作者思索的重要议题,一方面是响应传统文化复兴的国策之召唤,另一方面也是文学本身的需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受西方文学影响的先锋小说等流派的文学实验如火如荼,给 ...

  • 浅谈藏族舞蹈的历史文化的特征是怎样的?

                     在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不同的民族都会有这自己民族独特的地方,然而舞蹈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我国少数民族藏族的舞蹈是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成为了藏族人们日常生 ...

  • 安徽阜阳公布重大考古发现:将改写中国青铜铸造历史!

    安徽阜阳公布重大考古发现:将改写中国青铜铸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