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为何能够长盛

  掐丝珐琅起于元朝,以 明代宣德、景泰为代表,因此,也被民间称为“景泰蓝”,但规范叫法为“铜胎掐丝珐琅”。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元代时从阿拉伯半岛陆路传入,当时称之为“大食窑”器,我国的古代工匠很快就掌握了“大食窑”的制作技艺,并与我国本土的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金属掐丝珐琅景泰蓝。明代景泰蓝受到皇帝青睐,它用薄而窄的铜丝掐作成多种图案,粘在铜胎上,填上各色珐琅料,经过烘烧、磨光等工序成器。因当时釉料多呈蓝色,故俗称“景泰蓝”。景泰以后,这一工艺品种至乾隆时期达到了又一巅 峰。

  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内容多为缠枝牡丹、缠枝西蕃莲、缠枝秋葵,也有写生花卉。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器。构图上是对称而规矩的图案,花大叶大,内容简单。康熙珐琅彩最 大的特点就是所有色彩和绘画都在器物外面,内壁洁白。施色匀净。如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是当时的宫廷御用瓷器,碗口敞开,深弧壁,底圈足。内施白釉,外壁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装饰。足内也是施白釉,有胭脂彩双方栏“康熙御制”图章式款。此碗在宝石蓝底色的衬托下,以紫红、金黄、草绿色绘就的缠枝牡丹显得格外娇美,具有康熙朝珐琅彩瓷器的典型特征。

  珐琅彩瓷器在短短的百余年内经历了创造但不完 美的康熙时期,完 美但数量极少的雍正时期,尚未发挥便失宠的乾隆时期三个阶段。感慨着历史是由当权者个人情绪操纵的同时,更清醒地认识到珐琅彩瓷器的珍贵,特别是鼎盛的雍正时期所呈现的美轮美奂。

  珐琅彩瓷胎:珐琅彩瓷除了少部分使用色地瓷胎之外,主要使用精致的白瓷器。所用的白瓷器有从景德镇成批烧造好后送到清宫的,也有直接利用宫中旧存的脱胎填白(甜白)瓷器。

  从事珐琅工艺的匠人越来越少了,所以,珐琅首饰收藏价值与日俱增。一些明清时代的珐琅收藏品,在拍卖市场上价格连连飙升,之所以天价是由于制作所耗费的人工几乎无可估量。而如今,珐琅工艺的传承,显得尤其重要。

  珐琅彩瓷器于清朝康熙晚期创烧成功。康熙皇帝善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科学,大量外国的艺术珍品得以进入中国,康熙皇帝立即被造型优美、色彩绚丽的珐琅器所深深吸引,它与康熙皇帝所推崇的富贵华丽、清新博大的皇 家装饰效果相吻合,而且比当时宫廷中使用的斗彩、五彩瓷器更具表现力。因此,康熙皇帝遂命宫中巧匠尝试烧制,并试图将其移植到他钟爱的瓷器上。

  珐琅彩瓷器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成本高,产量低,属于专 供皇帝和皇后玩赏的艺术珍品。所用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彩绘和烧成则由宫廷画家同专门的技术人员在清宫造办处和圆明园造办处内完成4几乎都是适合把玩的小件器物,不见大器。珐琅彩瓷器的烧造受到宫廷的极严格控制,致使珐琅彩瓷器成为清代瓷器中最为名贵的品种。

(0)

相关推荐

  • 掐丝珐琅器怎么辨别定价

    据考古发现,珐琅器最早诞生于希腊,希腊普鲁斯岛出土的公元前12世纪的六枚戒指和双鹰权杖首,被公认为最原始的掐丝珐琅.到了公元前5-6世纪又曾烧造珐琅器;直到公元6世纪,希腊拜占廷的珐琅工艺逐渐发展,后 ...

  • 新编《细说清代瓷器》(八)康熙珐琅彩瓷器的艺术成就

    每个人各有各的喜好,各有各的所爱,收藏也一样,有喜欢高古瓷的,就有喜欢珐琅彩的瓷器,光看一件又一件拍卖成交价过亿元的清三代珐琅彩瓷器,谁人看了不激动? 我们也一样,目标紧紧盯住珐琅彩,研究珐琅彩,收藏 ...

  • 掐丝珐琅器真假鉴定

    设计.制图.掐丝.粘丝.点蓝.烧蓝.磨光和镀金,这就是传统手工艺品景泰蓝的制作的主要工序,然而制作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的过程要远比这复杂,中间糅杂了多达上百道工序,而这些工序的基石,是设计师的奇思妙想. ...

  • 浅谈景泰蓝,博大精深几人能懂?

    一锤一锤的敲打.一根一根的弯折.一滴一滴的点蓝.一遍一遍的打磨,景泰蓝的美正源于此,从古至今,景泰蓝始终以繁复的流程打造着流光溢彩的精致,即便今天,依旧光彩照人. 据历史记载,在乾隆年间,吃年夜饭的时 ...

  • 珐琅彩收藏潜力巨大——珐琅彩收藏市场疯狂

    清代的皇帝,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人都很爱好瓷器,珐琅彩瓷就是在康熙时期引进国外珐琅材料创制的,并一举成为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当时在我国的欧洲传教士马国贤在写回国的信中,就记载了康熙皇帝热心于将国 ...

  • 知道景泰蓝的你,知道画珐琅吗?

    画珐琅,也叫铜胎画珐琅,金属珐琅工艺之一.先在铜胎或瓷胎.玻璃胎上涂以白色珐琅料,入窑烧结后,在白色珐琅料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彩描绘图案纹饰,再入炉焙烧而成. 清乾隆金胎画珐琅杯盘 画珐琅十五世纪末 ...

  • 极为罕见明清景泰蓝民间惊现,国内外众多藏家争相夺宝

    明朝皇宫中那些精美绝伦的景泰蓝.在当年一定给刚刚入关的清朝皇帝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把这些皇 家景泰蓝视作珍宝的同时又制造出清朝独有的景泰蓝. 决定景泰蓝颜色的还有"烧蓝".烧 ...

  • 珐琅彩为何让人眼花缭乱

    掐丝珐琅以用料昂贵,铜胎为主,珐琅釉多为进口 天然矿石.半宝石加工提炼而成,耗金量也大,其用料和制作工艺构成了它 的巨大成本.并且工艺繁复.需要能工巧匠多个环节的配合,因此很长时期内作为御用器主要由宫 ...

  • 景泰蓝的好坏判断实用的技巧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并且无砂眼,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但不及明代的文饰生动,镀金部分金水较薄,但金色很漂亮. 景泰蓝在明代的时候制作大器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情况下 ...

  • 从掐丝珐琅到画珐琅,康熙帝用了十年

    掐丝珐琅作为一门"舶来"工艺,自元代传入中国后,备受皇家贵族喜爱,成为彰显身份地位的象征,特别是明清两朝,分别在大内设立御用监和珐琅作,制作珐琅器,专供皇家使用,600年间从未走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