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最“后悔”的一首诗,拿给唐玄宗看后,直接被赶回老家!
相关推荐
-
唐诗解读——孟浩然之《留别王侍御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与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注: 当路:有权势.身处要职的人. 索寞:寂寞,失意的样子. 扉:门. 解读: 该诗又名< ...
-
孟浩然失意落寞的一首诗,其中两句人尽皆知,你我都不陌生
自古归隐之人多有现实受挫,仕途不顺的生平,孟浩然也不例外.诗以言志,诗人的愤恨怨忧大体都可在他的诗作中窥得踪迹,这也是田园派诗风的由来.孟浩然科举落第,满心郁闷,现实的落寞与理想的骨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
孟浩然最著名的20首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京津冀书馆 2020-06-07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 ...
-
编辑:孟浩然最著名的20首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最著名的20首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 ...
-
孟浩然极其出名的一首诗,八句还原质朴生活,值得反复品读
我们常说,生活中最能感染人心的,也许往往是那些看似很寻常的小事:而最能体现朋友之间情谊的,也往往会是那些自然而又平淡的交往. 不刻意显摆.吹捧,也没有太多的讲究,令人舒适的交往方式才见"真情 ...
-
孟浩然最著名的八首诗,脍炙人口、亲切自然、饱含人情味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因他未曾入仕,没有官衔,所以后世称他为"孟襄阳",因他隐居在鹿门山,故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 ...
-
孟浩然最经典的一首诗,其中两句气势雄浑,惊艳了整个诗坛
唐朝诗人众多,派别也是极多,其中有一派以孟浩然.王维二人为代表,那便是田园派,而孟浩然年长王维十多人,更是被后人称为田园派第一人.孟浩然出生书香之家,从小饱读诗书学习剑术,不过他二十多岁便与友人一起归 ...
-
孟浩然最著名的20首诗,让孩子领略诗意生活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 ...
-
史上最失败的一首诗, 玄宗皇帝听后大怒, 一辈子没让孟浩然当官!
唐玄宗时期出了许多有名的大诗人,比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他们同处在一个时代,又都是鼎鼎大名的才子,所以彼此也都是好朋友. 孟浩然40岁时,来到了长安,想在这里一展抱负.可惜的是,孟浩然并未通 ...
-
孟浩然很孤独的一首诗,从开篇到结尾充满了忧愁,无一字不伤感!
唐朝众多的诗人中,孟浩然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四十岁之前一直在故乡闭门读书做学问,直到觉得学问做得差不多后,才正式出山,去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其实古代的读书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去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用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