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变老的70后:老家依旧在,无处话凄凉

(0)

相关推荐

  • 【文行天下】(云水边)父亲

    <文艺众家>第一期主题活动"秋.月"征稿启事: 时间:2016年8月28日至9月28日.内容:关于秋或月.形式:诗歌 散文 小说 书法 绘画 摄影.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 ...

  • 《一日重生》

    点击上面"青色兰香家长鉴书"快速关注 <一日重生> 作者:米奇·阿尔博姆 译者:吴正 长度:7.8万字 适合:初中以上 查理五十岁出头,生活一团糟,酗酒导致了婚姻破裂, ...

  • 【乡愁】老屋情结

    老屋情结 □  石 丰 每一个热爱故乡的人,无论他距离家乡近在咫尺或远在天涯,都会有一种道不完的眷顾和依恋,而组成这些让人一生难以忘怀的情愫或记忆的碎片,无疑便是我们心中永远不可磨灭的可以触摸到的-- ...

  • 开心爷们:老屋/遇见散文

    老 屋    文/杨林        2018年3月上旬某日,一向慵懒幽寂的官母岩(我的老家)被大型机械的"隆隆"声吵得烦躁不安.我自小居住的老屋,在一阵铁臂钢爪"吱呀吱 ...

  • 家有宝剑

    我老家珍藏着一把锋利的宝剑,剑柄柔和,剑鞘大方,抽出剑来,剑的中央镶嵌着一道亮丽的金纹.宝剑倍受我家几代人的珍爱. 这把宝剑是清朝同治年间我高祖父杜灿芳中了举人后,进京求考武状元时,由慈安皇太后亲敕给 ...

  • 【阅读悦读·散文】段广岳《老屋旧事》

    [作者简介]段广岳,已近不惑之年,出身于冀中平原一农家,现在河北省保定市一公司打工.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老屋或许已成为许多离乡人的一种图腾,在海阔天空的前方,人们难得眷顾一下 ...

  • 老屋——我的怀旧系列之四

    老屋,是祖父五十年前起的,一溜五间,灰顶,砖混.土坯和青砖的掺杂.这在当年也算了不得的.祖父是外来户,竟然在土著庄里人的眼皮底下,领着妻儿悄默声的起了新屋,五间,灰顶,足够硬气也足够让村人眼气.祖父就 ...

  • 郭久兴//随笔:乡下老屋

    乡下老屋 文/郭久兴 人生有故事,房子也有故事. 我乡下原来的那栋老屋就有不少的故事. 老屋最初叫杉皮屋,直到许多年以后没有了杉皮的影子,不断有新房子取代,这叫法仍是未改.大凡走进岭东地域一问杉皮屋就 ...

  • 渐渐变老的70后,一定要放下面子,远离“三个局”

    俗话说得好:"人过五十,知天命." 人生短短百年,过了五十,人生就过半了. 经历过人生百态,人情冷暖,慢慢也就看清了人心,读懂了人性,这个阶段,其实也没有必要去讨好谁了. 人到五十 ...

  • 渐渐变老的70后,是最苦的一代人吗?

    渐渐变老的70后,是最苦的一代人吗?

  • 渐渐变老的70后,还记得家乡的路吗?

    渐渐变老的70后,还记得家乡的路吗?

  • 渐渐变老的70后,学会对这五种人“薄情”

    七零后,一晃人生已过半,迈入了知天命的年纪,不再年轻. 七零后,体会过了种种世态炎凉,看淡了人情冷暖,接下来的路也越来越难. 可正如有句话说的,人只有经历过了一次次磨难洗礼,才能真正看清一些人和事. ...

  • 渐渐变老的70后,有“五个怕”

    70后,曾经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大部分的70后,都是在农村出生,家庭非常贫寒.后来,靠努力读书.外出打工.创业,从农村走进了城里,很多人,在城里安了家. 忽而回头,看看自己 ...

  • 渐渐变老的70后,好怀念插秧割稻子的日子

    渐渐变老的70后,好怀念插秧割稻子的日子

  • 渐渐变老的70后,如果你还看不清这“四个真相”,多半要晚景凄凉

    以前觉得50岁是件很遥远的事,后来慢慢才发现,18岁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不知不觉,七零后都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年轻时,我们有着足够的资本去挥霍,争取想要的一切,到了五十岁后,才明白藏在生活背后 ...

  • 渐渐变老的70后: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见不到的故人

    作者:南山大叔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 01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诗,叫<乡愁>,是这样写的: 02 是啊,乡愁,是一个外出奔波的人,永远难以磨灭的忧伤,是一个人的叶落归根的心灵寄托. ...

  • 渐渐变老的70后,别弄丢了这几样“传家宝”,避免晚景凄凉

    70后的一代人,出生是穷苦的年代,和农村有根深蒂固的渊源.长大以后,多半是到处漂泊,到城里安家. 改变命运,始终靠自己.现在,自己慢慢变老,却还经历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磨难",生活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