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联选萃:仁厚
相关推荐
-
“清凉山”之《医德仁心》
("道通天地术通圣. 儒中隐逸医中仁") * "藏头诗" <医德仁心> 张湘晋 医者解厄危 德操守善恒 仁剂针砭药 心归大道诚 * "智圆 ...
-
事上磨炼,对境历心
陆澄问: "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阳明先生曰: "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qu ...
-
词话楹联第八十四期
24,作者: 梦蝶秋 同题蜘蛛 经纬智何多,谩张罗网杀机伏: 风云谁可主,试看螳螂捕食争. 又见一滴水评: 梦蝶秋老师这一联是抓住蜘蛛捕食这一个点进行切入,上联很形象,似乎已看到一只在网上准备狩猎的蜘 ...
-
医者仁心,妙手回春
精甚的医术, 民众免恫瘝. 仁心善倍意在心, 有贵千金药自真. 正心要药君臣左, 善辨证症药如神. 2020.10.30
-
“何止于米,相期于茶”的启示
上个世纪的1983年,中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儒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和挚友.同是哲学大师的金岳霖先生都年届88岁.于是,在金先生生日宴席上,冯先生即兴写了一副充满哲理的寿联表示对他的寿诞祝贺.寿联上联曰: ...
-
书房联选萃:知交(上)
知交也就是朋友.从文字起源上讲,"朋"好像是连起来的两串玉,"友"好像是两只手,合起来大约就是"一块相处"."互相帮助" ...
-
书房联选萃:知交(下)
知心朋友总是难得,旧王孙溥儒(1896-1963)曾有一联感叹此事:天下几人堪供语!世间何物可耽情!溥先生是恭亲王奕訢的孙子,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出身高,学问也深,一般人很难看上眼,找个知心朋友也真是 ...
-
书房联选萃:寄托(上)
漫漫人生,总得有点爱好来寄托身心.唐代大画家张彦远(815-907)曾有一段话讲自己: "鸠集遗失,鉴玩整理,昼夜精勤,每获一卷,遇一画,毕孜孜葺缀,竟日宝玩,可致者必货敝衣,减粮食.妻子童 ...
-
书房联选萃:寄托(中)
除了写诗做文章,琴棋书画也是中国文人寄托身心的广阔天地.且看看文人们在这广阔天地之间,是如何大有作为的. 先看看钱南园(1740-1795)先生这一副: 鸟总知春烂漫,山为助笔精神. 巍巍青山激荡着胸 ...
-
书房联选萃:寄托(下)
除了诗文书画,中国文人还有更为丰富的情趣寄托.先看袁世凯袁大总统二公子袁克文(1889-1931)的一副:诗酒情能寄,烟波梦所迟.意思大概是:佳句美酒寄托着我的满腔深情,苍烟清波更是我的梦中故乡.热爱 ...
-
书房联选萃:敬谨(上)
"敬"指的是"严肃认真","谨"指的是"小心谨慎"."敬"与"谨"相比,&quo ...
-
书房联选萃:惬意
人生中总有那么一些刹那时光,让人感觉特别痛快.特别舒服,其或浓烈,或幽淡,既是真实感受,又难具体形容.这里姑且称之为"惬意"吧.先看一副张伯英(1871-1949)先生的: 赏心于 ...
-
书房联选萃:治学
要治学,先得"立乎其大者",也就是得有个目的.这个目的可以"从吾所好",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时代问题.把自己的爱好与时代使命结合起来,全身心投入到人类进步的大潮中 ...
-
书房联选萃:动心
记得先前曾见过这样一副对联:何物动情,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当时正在上大学,觉得这副写得真好,既有闲情雅致,又有壮志雄心.但后来看一则讲科举的资料,这才明白作者根本不是为杏花与桂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