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欲治未病以为愿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深夜,一个商人在大山之中迷了路。看不见月亮,看不见星星,只看见一座座大山、一棵棵大树。他怎么也找不到出路了。这时候,有个声音传来:“捡几粒石子吧,天亮了会有用的。”商人感到很害怕,他不知从哪里传来的声音,没有理会,而是继续寻找走出大山的路。“捡几粒石子吧,天亮了会有用的……”那声音不断地在他耳边响起。可是他想:捡石子又有什么用呢?他还是没有捡。“捡几粒石子吧,天亮了会有用的……”那声音不停地响。那个商人很无奈,心想反正捡几个石头也不会有事,就随便捡了几粒石子。没想到,路上的碎石子竟引他走出了深山。回到家中,那个商人想要把捡来的石子扔掉,当他打开包时,竟然是几粒金子!商人很后悔,“我为什么当时没多捡几粒呢?”他想要再多多地捡些石子,可当他重返重重叠叠的山中时,已经找不到那条路了。
在人生中,总会出现一些人给出这样或那样的建议。可能会静心聆听而接受,也可能因受条件所限、建议不适合、与自己主观想法不一致等等原因而未予以采纳。那如果是医生的健康建议会听取吗?真的吗?
在医院中,看看那些奄奄一息的人,有谁知道,是否曾经有个人打算帮助一把,苦口婆心说了好久,却还是拒绝了,结果数年之后就酿成严重的疾病了呢?
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王粲,非常有才华,乃至于被称作“七子之冠冕”。奈何他既长得不帅,又体弱多病。好在命中有贵人相助,不仅年方二十余岁就当了侍中,而且还有医生相助。有一天,张仲景见王粲便说:“您啊,有病!”还没等王粲反应过来呢,接着说:“四十岁的时候眉毛会开始掉,就这么一直掉啊掉啊掉,掉半年之后就会死。”张仲景让他服用五石汤,就能避免这种情况。王粲想了想,你这大夫是搞传销的啊,还是算命的呀?过了几天,张仲景看见王粲就问他:“吃药了么?”王粲心想,也不能驳了人家的面子啊,就骗他说:“哦,吃了,吃了。”张仲景心想:开玩笑呐?您这连说了两个“吃了”,这是开了俩玩笑您知道么?于是,就对王粲说:“气色上来看,就不是吃了药的。诶,我说,您怎么这么不重视您自己的生命啊!”张仲景心说你别开这种玩笑,这不是闹着玩的。王粲心说是你先拿我开玩笑的,四十多岁就玩完了,这事可真逗!很明显,这王粲他还是不信呀!结果,二十年之后,王粲真的开始掉眉毛了,又过了187天,死了。这回您可信了吧?
若干年前,我遇到一个病人,年纪五六十岁,记得她的老伴是个物理老师。当时发现她的手臂上有淤青,我比较敏感,就问她是否磕碰过,她说不曾有过,还补充说道很容易就这样。于是我建议她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调整她的瘀血体质。她说她在此期间服用某某某抗凝的药物。我知道化学制剂的抗凝药物,往往容易引起这样的不良反应,所以建议她最好选用其他的方法,或者哪怕是配合中药一起用。她的老伴听见之后,很不屑也很骄傲地说道:“这个药防止脑卒中是很有效的。是拿了诺贝尔奖的!”对此我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劝她今后加强对瘀血的注意。她的老伴没说什么,大概觉得不可能会怎么样,有着现代科技做后盾,你这是咒我们呢!她自己客气地道谢,并且说以后如果出现什么问题,还来找我请教,其实也是敷衍。过了一段时间,我离开了那个科室。后来,又与科室的人闲聊,得知那个患者的脑梗又复发了,手术的时候血液无法凝固。由于也是听别人所说,故而亦不知具体情况何如。
我还想起来曾经遇到的一个老年患者,脑卒中后遗症三肢瘫,只有右上肢有Ⅳ级的肌力。每当看到我时,他都非常不配合。当我握着他的右手时,他就会趁机用他的指甲抠。某个周五,他居然特别顺从,这让我十分疑惑。我就摸他的脉,关脉是特别不和谐的弦脉。正当我要给他指压太冲等穴位的时候,同事过来叫我,和我说有其他病人在等。周末休息之后,周一上午我过去,他的老伴说他周六下午癫痫发作。我看了看患者的情况,倒是也没太坏,只不过,他又不配合了。
很多人总是认为,像心梗这类的急性病,是毫无征兆地突然发作。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内科疾病都存在预先的表现,只是有些阳性症状或体征被疏忽了。比如有些人感到胸中憋闷,去医院做了一张心电图,没有检查出问题。请问,这个人就没有心脏病吗?其实“胸中憋闷”就是心脏病的前驱症状之一,只是在做心电图的那个时候没有捕捉到问题。
比如有些人夜里总是会醒,翻来覆去地要一个多小时才能继续入睡,以为没事,那可就错了。比如有些人手脚冰冷,甚至夏天都如此,竟不觉得这是异常。比如有些人认为女性月经来时乳房胀痛是正常表现,因为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所以认为并非病态。这些例子太多了!有很多的症状和体征,在医学普及的宣传中,要么只字不提,要么歪曲理解。非医学专业的人士由于医学知识薄弱,自身对阳性体征的判定存在偏差,久而久之也习惯了身体的异常信号,造成了忽视。更有甚者,因于自以为是或被妖言所惑,对无关的一些非阳性体征反而却关怀之极,抓错了贼,害了自己。
当中医捕捉到异常的信息时,如同看到一艘船的行进方向一般,就能够因此判断,若以这样的方式运行下去,将会驶向何处。于是,就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其发展方向,引导行驶正确的航线。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岸边的水流状态会发生改变,船也会难以把控,若是等着船快靠岸了才开始转舵,可就晚了。等渴了才去挖井,当敌人打过来了才开始造兵器,早干啥来着?
中医讲“治未病”,现代人大多却不理解真正的含义。在人们的观念中,中医的治未病好像就是打打太极拳,什么蔬果具有什么功效,仅此而已。这是极大的误会!全民搞搞广播体操式的健身不等于中医疗法,去菜市场买趟菜回来吃也不会有特别神奇的作用。遍地撒网,能捉到什么完全随缘,这样能是中医治疗吗?真正的中医,可以见微知著,通过身体的状况,对疾病的发展作出预先判断,在苗头的状态时就得以截住。并非撒胡椒面似的,大家伙什么都来点儿吧,而是根据蛛丝马迹,具体某个人会发展成为什么疾病,提前要如何防治。冬天感邪没有立即发病,到来年的夏天或者若干年之后才发病,要把伏气找出并且截住。病人表现出肝的疾病,掌握肝会传病于脾的规律,于是就首先固护住脾。这才是医学的最高境界!上工治未病!
其实,在“治未病”中还包含一个领域。以生辰八字为自身之属性,得知先天之盛衰,为“主”;以大运流年之更替,得知时间之生克,为“客”;又结合出生之地与暂居之地,知水土气候之宜忌,并推其九宫及二十四山等等。通过“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等相关的信息,以此来推测疾病。五运六气便是中医与时间的结合,通过主客加临而掌握疾病的发生变化规律。这些便又是几片极为广袤的领域了。对于大多数的中医人来说,首先还是应该把中医自身的基础理论夯实再说。
有一天,魏文王问扁鹊兄弟三人谁医术最高。扁鹊说:“大哥医术最高,治病只要看一眼就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了,也就只有我们家族的人认可他;二哥治病,疾病稍微形成就给治好了,街里街坊的都知道他;我医术最差,要是跟我似的呀,病都已经形成了才治,又是疏通经脉、又是开药、又是外治的,我会各种各样的方法,如此浪得虚名,而整个诸侯国却都管我叫名医。”本来中医的理论就不太容易被一些人所接受,现代人更是断层,对于一些治好已形成的疾病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歪曲事实不认可疗效,倘若是摸摸脉、看看舌头、聊聊天,甚至推算天干地支,就说是能够预测疾病了,这听上去可真的像骗子呢!有很多人打着中医治未病的旗号到处坑人,各种折腾一通,弄好了自己数钱,搞砸了就往中医身上一推。反正现在也有那么多中医小黑子们要找些灵感,没有事还编点事呢,根本不用担心谣言造不出来这种事。
真正的治未病真的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轻则不相信而婉辞,重则直接斥为骗子。即便患者真的依从,按要求服用了药物,也无法证明,就是因为提前服用了这个药而救的命。不可能把时间倒回去,然后再和未服药的进行对比。在医学临床上如此掣肘,而到了养生领域也是寸步难行,由于世俗的定义与真正的内涵相差甚远,所以对于疾病的预先掌控听上去更像是痴人说梦。这样看来,最高超的医疗技术,确实和骗子差不多。
诊其脉细弱,观其舌偏淡。我说:“补补血吧!”人家说:“我没病!”我说:“要是以后气血两亏可就不好了。”人家说:“我没病!”我说:“现在调治很容易,以后就……”人家说:“我没病!”在年轻时有很多病不显现出来,仿佛处处都充满着活力,但是如果有病却不治的话,就会种下疾病的种子。所谓“养病”,是养身体以祛除疾病,而不是养着疾病来解闷儿。这谁都知道,但有谁真正关注过自己的身体,真正听劝呢?
医生说:“俗话道:听人劝,吃饱饭。”人家答:“古语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呵呵,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