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赛场与课堂教学
很多老师都是NBA球迷,经常守着电视机如痴如醉地徜徉于NBA比赛中。那些经典的NBA比赛经常让人们回味无穷。回味之余,想起我们的课堂。如果我们的课堂也能像一场赏心悦目的NBA比赛一样,那该多好啊!
裁判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一场经典的NBA比赛,往往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裁判地位的明确。如果裁判在比赛中是一个管理者、掌控者,也就是在赛场上只充当配角,那么这场比赛的球员就能尽情发挥,如鱼得水,精彩程度可想而知。如果裁判在比赛中喧宾夺主,抢镜头表演,主宰比赛,那就有可能成为“黑哨”或“花哨”。
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也应该多学习NBA名哨们的“绿叶精神”,坚持主导地位,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为己任,艺术地进行课堂管理,不主宰课堂,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意识。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上,一些老师却把自己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仿佛自己站到三尺讲台就能主宰课堂。这何尝不是一种“黑课”或“花课”?
球员与学生的个性张扬
看NBA比赛,最过瘾的莫过于众球星的个性十足的球技和品性展示。“小皇帝”詹姆斯霸气十足、“小飞侠”科比灵动飞逸、“睡不醒的大男孩”麦迪憨厚而狡黠的眼神……当然,还有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小巨人”姚明,他的内敛、坚韧为中国人在NBA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在比赛中,这些球员向全世界尽情张扬他们的个性。
想想我们的教育,想想我们的课堂,我们经常要求孩子这样或那样做,似乎我们社会只需要一个类型的人才。《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如果我们的课堂也像NBA赛场一样,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使他们在个性张扬中挥洒自己的生命光辉,那将会使我们的孩子爱上课堂,更会使我们的孩子在以后的生命历程中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也会为我国以后的现代化生产提供各种类型的人才。
赛场和课堂的和谐节奏
我看NBA比赛,看到紧张处常有一种汗津津的感觉。当看到暂停或慢动作回放之时,我就会长舒一口气,期待下一个高潮的来临。NBA比赛中,有时一个短短的3秒钟,也会悬念迭起、精彩纷呈,动与静不停交错,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如此鲜明的节奏感常使我感觉一场长达两三小时的比赛就像一会儿工夫一样。如果我们的课堂也能做到动与静的和谐,做到节奏的明快,那么学生就会对课堂如痴如醉。
构建节奏明快的和谐课堂是新课改对每一位老师的要求。有了和谐课堂,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兴趣,将学习看成是乐趣而不是负担,就会逐步明是非、懂道理、守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