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全民哀悼日。
2020年4月4日,清明节,10:00, 防空警报拉响,所有汽车、火车、轮船鸣笛。
所有中国人,默哀三分钟。
三分钟不长,共180秒。
三分钟能做些什么?
三分钟用来写字,可以写80个字。
三分钟用来朗读,最快可以读800字。
三分钟用来阅读,最快可以读1800字。
三分钟用来思考,或许可以闪过80乃至800个瞬间。
街头,我停下自己的脚步。
这静默的三分钟,在嘶鸣的防空警报声里,显得那么的漫长。
这三分钟,你又哀悼了谁?缅怀了谁?想起了谁?
作为一名儿孙,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我的姥爷,我的父母,我的岳父母,还有我的大姑父,三姨夫……他们有的已经离开是30多年,有的20多年,晚一些的,也有十几年的时间。然而那些亲切的面容,那些远去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愈加清晰。作为一名同事,我会缅怀这二十四年来离开我们的人,入职时的系主任、书记,还有那些曾经共事过或走访过的老同志,有的曾经当面给过我教诲,有的是只从生平和校史里看到他们光辉的事迹,这是一份怀念。而曾经一个办公室共事的老邓和老刘,分别在不到40岁的年纪和刚刚50岁的年纪,因为疾病的缘故离开了我们,音容宛在,情谊犹存,这是一份警示。作为一名教师,我会缅怀那些离去的学生。有人是因为生病,有的是因为意外,有人是因为轻生。对于身体的疾病和不可知的意外,我们或许难以与之抗争,但对于精神世界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的干预和治疗,让更多的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减少悲剧的发生。作为一名战友,我会缅怀扶贫路上的黄文秀、史卫东……,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之年,我们将继承他们的遗志,振兴路上,驰而不息。作为一名同窗,我会想念那些过世的同学校友,无论来自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他们中,最该铭记的是舍己救人的烈士,同村的管廷江,其余的,有的陨于疾病,有的陨于车祸,有的陨于生活的压力。他们提醒我们,承载着更多的压力的中年人,需要时刻保持健康。
作为一名跑友,我会缅怀那些在跑圈里倒下的朋友。有的人用跑步对抗疾病,延长了生命,倒下的那一刻,更值得我们尊重。有的人因为心脏骤停倒在了跑道上,这提醒我们要定期体检,科学锻炼。然而,我仍然会说,如果三五十年后的某一天,我倒在了跑道上,从此不再醒来,那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刻。
作为一名献血者,我会缅怀那些因为等不着血用而不得不离去的生命。献血屋里那个五六岁年纪没有头发的白血病女孩,已经好久不见你的身影,你还好吗?缅怀这些逝因缺血而离去的人,是为了提醒自己,一定要定期献血,写出这段话,也为告知大家,不要等到自己无血可用时才认识到献血的价值。撸起袖子就上,这是我们现在应有的态度。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会缅怀那些为共和国独立自由而战的烈士,为社会主义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而奉献自己生命的建设者。此时此刻,我还会缅怀那些在灾难中去世的人们。这些灾难,大的如1998年的大洪水,2008年的汶川地震,2003年的非典,还有这2020年的新冠……灾难其实一直与我们同行,就在我们身边,远的还有马航370,近的有那列由济南途径武汉驶向广州的列车……多一些防范,多一些预警,多尊重科学,这些灾难或许会少一些,轻一些。
作为一名世界公民,我会哀悼那些死于新冠的外国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如果对它傲慢,如果对待发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灾难怀有偏见,病毒就会给你颜色看看。欧美的现在,就是我们曾经的武汉,但欧美和第三世界的未来,是否能如我们国家一样清晰可见,曙光在前?作为一名平凡人,我会缅怀那些英雄,首批因新冠疫情而认定的14名烈士,凉山州去年的二十七勇士,今年的十九勇士,T179列车上乘务员于忠元……还有曾经出现在我笔下的郭永怀、尹起贺、许挺秀、张雪领……另外,还有“侠义长存”的金庸大侠,他的笔下,我的笔下,这些人物的内核,何其相似。何谓之侠?答:“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今天,所有的纪念,没有纸钱燃烧的火焰,没有香火缭绕的余烟,尽汇聚网络,惟愿逝者安息,生者平安。
留言讨论:这三分钟,你悼念和缅怀了谁?